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眼科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睡眠障碍患者的心室复极和心电激动传导指标是否与正常人有差异,为睡眠障碍合并心脏相关性疾病患者提供心脏康复的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来我院常规体检者13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在0~7分为睡眠正常组(91例),总分≥8分为睡眠障碍组(39例).回顾性分析所有被调查者的心脏电生理指标[QRS...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C57 BL/6小鼠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 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 OIR),探讨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方法:取鼠龄7 d ( P7)的健康C57 BL/6小鼠置于75%±2%氧气浓度的密闭氧舱中5d,鼠龄12d (P12)时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以建立氧诱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新生小鼠于P12~P16隔日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0.5μL含有25ng(A组),50ng(B组),250ng(C组)可溶性EPO受体的PBS液以及不含EPO受体的PBS液( D组)。于P17时分批处死各组小鼠,小鼠眼球以4%多聚甲醛固定,制成病理切片,进行视网膜组织形态病理学观察计数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了解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程度。
  结果:计数病理切片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目,各组玻璃体内EPO受体注射组较PBS注射组新生血管细胞核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不同浓度EPO受体组间新生血管细胞核计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PO受体浓度增高,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减少。
  结论:可溶性EPO受体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够阻断EPO的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眼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以无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等眼部疾病的健康人群105例为对照组,同期缺血性眼病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这两组研究对象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和频发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缺血性眼病组心电图ST-T改变率大于对照组(χ~2=46.719,P0.05)。缺血性眼病组频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大于对照组(χ~2=90.287,P0.05)。结论缺血性眼病与动态心电图改变有相关性,提示心血管相关疾病可能是缺血性眼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已成为客观听力检测的重要手段,其具有频率特异性、客观性强、快速简便、特定频率不受睡眠和麻醉药的影响、最大输出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短声听性脑干反应和纯音听阈测听部分欠缺的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室复极及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性改变,为NSVT后续观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作NSVT的动态心电图,筛选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指标(QTc、QTd、QTcd、Tp-Te和Tp-Tec)、心率变异性(SDNN、pNN50、LFnorm、HFnorm)差异。分析两组时间-时域趋势线(时间-SDNN趋势线、时间-pNN50趋势线)、时间-频域趋势线分布特征。结果 观察组QTc、QTd、QTcd、Tp-Te和Tp-Tec均高于对照组,而SDN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pNN50趋势线、时间-频域趋势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发作NSVT的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存在心室复极及心率变异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 A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57BL/6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模型(OIR)中的表达以及相关性。方法新生C57BL/6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只。实验组小鼠建立OIR模型,对照组饲养于正常氧环境。各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7天处死,将小鼠眼球行组织切片后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Eph A2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VEGF含量,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视网膜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实验组小鼠视网膜切片新生血管细胞核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99.10±3.15/个比4.20±0.8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P0.01)。各组视网膜中Eph A2的ELISA检测结果:实验组Eph A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80.82±20.70 pg/ml比14.42±6.8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P0.01)。视网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EGF实验组视网膜组中表达明显升高,在对照组小鼠视网膜有微弱表达,实验组VEGF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5.19±0.75比1.8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P0.05)。Eph A2和VEGF两者的表达显著相关(r=0.85,P0.05)。结论 Eph A2与VEGF的表达在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