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用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54例(54眼),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前房形成情况,随访3~24个月。结果54眼分别于术后3~15d拆除可调整缝线,术后发生浅前房3眼,发生率5.56%,眼压在18mmHg以下者52眼,控制率96.30%。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既可避免术后早期滤过过强、眼压过低引起的并发症,又可安全的改善滤过,减少滤过区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0.4%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对术中患者配合及疼痛反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81眼,占87.1%;因缝上直肌时疼痛明显用2%利多卡因0.5ml追加上直肌浸润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者10眼,占10.7%;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2眼,改做球后麻醉,占2.2%。结论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可靠、安全,无麻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0.4%倍诺喜滴眼液行表面麻醉进行小梁除切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进行小梁切除术,对术中患者配合及疼痛反应情况进行评议。结果: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81眼占87.0%;表面麻醉 上直肌浸润麻醉:因缝上直肌时疼痛用2%利多卡因0.5ml追加直肌浸润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者11例占11.8%;球后麻醉: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改为球后麻醉后手术顺利完成者2眼,占0.2%。结论: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是可靠、安全的,无麻醉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5.
在我国,青少年屈光不正常采用阿托品和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验光,为避免阿托品滴眼液散瞳持续时间长带来的学习生活不便,有人提出用复方托品酰胺代替阿托品作为睫状肌麻痹剂应用于散瞳验光。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门诊3~14岁青少年,先后用复方托品酰胺和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3~14岁诊断为屈光不正的患儿共350例700眼,其中3~7岁150例,7~14岁200例。1.2方法先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滴眼,每间隔5min滴眼1次,共4次,最后1次滴眼30min后检影并记录结果。第2d用阿托品眼液滴眼,每日3次,3d后检影并记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规范管理城乡民营医疗机构。方法: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坚持资格审批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挥平台作用。自身体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基本前提;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是必要条件;发现人才大胆启用是关键环节;保障经费统一安排是根本保证;提高质量改善服务是最终目的。面临问题:行政部门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从业机构超范围行医现象较为普遍;行政部门监管有待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影响术后眼压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96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为开角型青光眼,48例为闭角型青光眼,均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和降眼压药物应用情况,并对成功病例和失败病例术前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寻找与术后眼压控制相关的因素.结果 开角型青光眼失败29例患者中术前应用≥3种降眼压药物者26例(89.7%),术前最高眼压≥31mmHg(1 kPa=7.5 mmHg)者26例(89.7%);19例成功患者中16例(84.2%)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3种,且术前最高眼压<31mmHg-Hg者16例(8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闭角型青光眼48例患者中成功30例(62.5%),失败18例(37.5%).成功病例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1.5±0.4)种明显少于失败病例(2.6±0.8)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而且术前最高眼压(32.6±6.1)mmHg小于42mmHg,也明显低于失败病例(46.8±7.6)mmHg,二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控制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压的良好手术选择,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和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情况是影响术后眼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异性敏感指标.方法 在拟行准分子屈光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18例(27眼)疑似圆锥角膜和23例(41眼)亚临床圆锥角膜患者,检测其Orbscan-Ⅱ参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疑似角膜圆锥组角膜中央屈光力、双眼角膜屈光力差值、Sim K、上/下方屈光度差值、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3.0 mm Zone Irreg和3.0 mm Zone Astig Pwr分别为(44.96±2.47)D、(1.86±1.17)D、43.45±5.31、(0.93±0.83)D、(0.017±0.021)mm、(0.039±0.021)mm、2.12±1.67、1.75±0.86,与亚临床期角膜圆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最薄点分布差异表现为疑似圆锥角膜组以颞下象限(59.2%)更为多见,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多分布在鼻下象限(56.1%).结论 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参数存在特异性;各参数的差异可为鉴别疑似角膜圆锥和亚临床期角膜圆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外斜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最佳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将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分为3组:Ⅰ组年龄2~5岁,Ⅱ组年龄6~18岁,Ⅲ组年龄19~45岁,观察不同年龄组术前眼位设计、手术前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Ⅰ组术后眼位满意率73.7%,建立双眼单视功能者84.2%;Ⅱ组术后眼位满意率89.2%,获双眼单视者78.4%;Ⅲ组眼位满意率75.0%,有双眼单视者50.0%。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设计应根据病人年龄、眼位、融合状态及视疲劳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提高术后正位率及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内压之间关系。方法用超声角膜测厚仪及非接触眼压计对325例(635只眼)近视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和眼压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325例635只眼的眼压范围为21~30mmHg,平均22.96±3.13mmHg;中央角膜厚度为480~656μm,平均579.35±29.45μm;屈光度为-0.75~-8.50D,平均-5.50±0.58D。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不同,其眼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近视眼患者的眼压与角膜中央厚度呈正相关(γ=0.538,P〈0.01)。结论近视眼的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呈显著正相关。检测中央角膜厚度有助于更正确地估计实际的眼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