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多发性角膜深层异物取出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方法。方法:本组患者42例45眼,其中异物穿透角膜全层并部分伸入前房者13例。磁性异物2例,非磁性异物36例,混合性异物4例。未穿透角膜者可用显微镊直接拔出,或作一浅层角膜切开后拔出。穿透角膜者,充分缩瞳,以15°角膜穿刺刀作前房穿刺,确保无房水外漏,黏弹剂自穿刺口注入前房并加深其深度,以顶退的方式自角膜面将异物稍加送出,露出异物尾端,此时不急以拔除,而以相同的手法处理其余异物,待所有异物尾端均露出角膜面后,再以多个有齿镊同时将异物取出。结果:45眼异物42眼顺利取出,3眼因初始取出经验不足导致术后并发性白内障,8眼合并虹膜炎,10眼发生角膜炎均为伤后超过1wk方来就诊者。在伤后3d内及时就诊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几率明显高于1wk者。结论:对于多发性深层角膜异物,尤其是多发性穿透性角膜异物的取出,应争取尽早就诊手术,手术设计应以保护晶状体为前提,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乳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 664±425)、(1 532±414)、(1 527±402)个/m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 832±413)、(1 782±411)、(1 739±406)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丢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相比,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现象更为严重,恢复较慢。术前应检查角膜内皮细胞,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鼻侧断端的位置分布规律,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效果。方法对62例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显微镜直视下探查寻找到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后,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治愈51例,好转7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5%。结论显微镜直视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是一种快捷、易行、有效的泪小管断裂修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75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34眼)接受异体新鲜羊膜移植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B组36例(41眼)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3个月),观察植片生长情况、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翼状胬肉再复发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植片生长情况:所有病例植片生长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及植片溶解;角膜上皮愈合时间:A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88 d,B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63 d,两组的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复发率:A组为20.59%,B组为4.88%,两组再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新鲜羊膜移植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均能缩短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自觉症状,而后者能显著降低术后再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