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电解可脱性弹簧罔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用电解町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成功栓塞208例220个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95%)128个,大部分栓塞(80%-95%)80个,部分栓塞(<79%)12个.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1例痊愈,1例死亡;并发脑梗死5例,局部溶栓后遗留偏瘫和单瘫;3例弹簧圈末端遗留于动脉瘤外的载瘤动脉内.经抗凝治疗未发生并发症.12例复发再次栓塞后治愈. 结论 早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能够通过激活同一系列信号及转录因子而激发生物学上相似的作用。近来的研究表明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APKKK)能够整合由前两个细胞因子激发的个体信号传导通路,产生大量平行和共同的信号级联反应。受体近侧的、信号特异的细胞内活动和共同的MAPKKK的联系看来是由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s)所形成。本文综述了TNF-α和IL-1如何使用不同的、通路特异的TRAFs来激活同一MAPKKK控制的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早期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可否提高病人的疗效、降低死亡率。方法51例因一侧完全性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而施行了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病人的资料。术前以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the Glasgow Coma Scale(GCS)进行评估。以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为界将病人分为两组,即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所有生存者在术后3个月按Barthel Index(BI)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晚期手术组病人从发病到手术的平均时间是51h,而早期组为28h。早期组死亡率为14.3%(3/21),而晚期组为26.7%(8/30)。术前出现颞叶钩回疝并有单侧瞳孔散大固定者,在晚期治疗组为80%(24/30),而早期手术组仅为13.5%(3/21)(P<0.001);术后3个月以BI评估病人的神经功能情况是早期组为69.8分,晚期组为61.7分(P<0.05)。结论早期施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非常规促醒药物唑吡坦对脑损伤昏迷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分析该作用是否存在干预时间相关性. 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观察7例服用唑吡坦的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服药0.5 h前后及1周后99Tcm-双半光乙酯(ECD)脑灌注显像.做可视化分析;应用脑状态监测仪(CSM)进行检测,对比用药前后脑状态指数、肌电指数、爆发抑制指数的变化;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变化,包括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睡眠质量等的变化. 结果 (1)患者服药后脑状态指数、肌电指数均高于服药前爆发抑制指数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后7例患者脑损害区血流较服药前明显增加.(3)7例患者中3例成功促醒,表现为服药后0.5 h能与家人及医生进行简单的交流,用药后第2天便能做简单的数学运算,下肢可遵嘱做屈曲运动.其中1例原有的肢体震颤及扭转痉挛明显缓解:余4例肌张力及睡眠质量改善. 结论 唑吡坦能恢复部分脑损害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脑功能,脑功能的改善与服药时间长短无关,脑功能的改善是"一步到位"而非"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TNFα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NFα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和T细胞。CNS一直被认为是免疫豁免部位,这是部分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免疫能细胞,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通过,部分因为CNS的细胞缺乏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6.
TNFα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NFα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和T 细胞。CNS一直被认为是免疫豁免部位,这是部分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免疫能细胞、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通过,部分因为CNS的细胞缺乏免疫活性。目前后者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的冲击。TNFα不但可以在周围循环中产生,而且可以在CNS内由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在CNS免疫炎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采用神经导航和内镜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硬膜下血肿患者116例,根据患者术中应用设备情况分成常规手术治疗组(64例)与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52例)。于术后1周复查,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复发、血肿残留、颅内积气的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对比2组患者的血肿复发残留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1周进行CT复查,常规手术治疗组部分血肿残留19例、血肿消失45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部分血肿残留7例、血肿消失4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常规手术治疗组硬膜下积液、积气6例,无积液、积气58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硬膜下积液、积气4例,无积液、积气48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8)。患者术后1个月进行CT复查,常规手术治疗组血肿残留或复发11例、血肿消失53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血肿残留或复发3例、血肿消失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结论应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可提高血肿完全清除率,并降低远期血肿复发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氧血颈动脉灌注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约3.5d行高氧血颈动脉灌注治疗,监测灌注前、中、后的PbtO2、PbtCO2、pHbt值变化以及伤后三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结果高氧血颈动脉灌注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继发性脑缺血缺氧状态和意识状态,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高氧血颈动脉灌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中起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枕角穿刺和前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49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入院6h内行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对照组25例在入院6h内行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其余基础治疗两组基本相同。结果 治疗组脑室积血吸收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可以更加早期清除脑室出血,降低死亡率,其疗效优于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单核/巨噬细胞及其趋化因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再灌注能诱导脑组织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CP 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MIP 1) ,并伴有单核 /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激活。一方面 ,这些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激活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与组织修复 ,是机体防御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 ,又可加重组织损伤。文章论述了单核 /巨噬细胞及其趋化因子MCP 1和MIP 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