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结果 退行性眼睑内翻原因和修补方式为:下睑缩肌断裂未修补15例,给予下睑缩肌修复;水平松弛未矫正7例,给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5例同时存在下睑缩肌断裂和水平松弛,行下睑缩肌修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再次手术随访时间内[(18.74±12.1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眼睑位置正常。结论 退行性眼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手术欠矫的原因为手术方式选择不完全正确,眼睑退行性改变因素未得到充分矫正。发生欠矫时,应仔细分析其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电子撕囊针在白色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0例(30眼)白色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撕囊组和电子撕囊组,各15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常规撕囊组用传统撕囊镊撕囊,电子撕囊组用电子撕囊针撕囊。观察两组撕囊状况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除常规撕囊组1眼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外,其余患者均囊袋内植入。常规撕囊组撕囊优良率只有20%,失败率达60%,而电子撕囊组撕囊优良率达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P<0.01)。术后1周2组矫正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使用电子撕囊针撕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滤过手术中丝裂霉素C不同用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丝裂霉素C(MMC)结膜瓣下与巩膜瓣下两种应用方法的降压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32眼接受滤过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MC组,再将应用MMC(0.4mg/ml,3min)的66眼分成结膜瓣下(MMC-A)组和巩膜瓣下(MMC-B)组。观察1年内3组患者手术后的眼压、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MMC组与对照组相比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71.21%,手术成功率达75.76%,而两组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MMC两组病人的降压效果和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MC作为滤过性手术辅助药物,可增加手术成功率,而且无严重并发症。MMC放置在结膜瓣下和巩膜瓣下效果相似,但放置在结膜瓣下可能会减少对眼内组织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快速和重复法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在诊断青光眼中的可重复性意义。

方法:应用Stratus OCT测量38例正常人和4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RNFL厚度,分别应用快速和重复扫描两种方案来测量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通过统计各组视盘区域中颞区、上区、下区和鼻区共四个象限的总体平均RNFL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和变异性系数来进行重复性评估。

结果:在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总体平均RNFL厚度和颞侧、上方、鼻侧、下方RNFL厚度,两组均未显示出差异; 而重复扫描方案较之快速扫描在视盘周围测出的平均RNFL厚度具有更高的ICC和更低的CV值,在颞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2),在颞区、鼻区、上区和下区中得出的RNFL厚度的ICC(CV值)如下:快速扫描分别为0.918(7.2%),0.831(6.82%),0.856(5.12%),0.911(7.19%); 而重复扫描的分别为0.927(3.21%),0.962(5.01%),0.909(6.02)%,0.869(4.67%),0.918(6.89%)。

结论:OCT测量RNFL厚度中应用快速和重复扫描在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均具有可重复性的价值,而重复扫描方案在评估RNFL厚度方面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5.
徐珰  陈瑾辉  冯琴 《上海医学》2007,30(3):188-19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与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科1999年至2003年收治的86例(99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分别行PHACO(PHACO组)和ECCE(ECCE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PHACO组术后视力明显优于ECCE组(X~2= 17.536,P<0.05)。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发生率分别为9.3%(5眼)和1.9%(1眼),显著低于ECCE组的24.4%(11眼)和13.3%(6眼,P值均<0.05)。术后PHACO组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人工晶体表面色素沉着、虹膜粘连及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CCE组(X~2=3.980、4.821、4.726和3.621,P值均<0.05),术后半年74眼复查角膜曲率,PHACO组散光<1.50 D的患者占76.9%(30/39例),ECCE组占22.9% (8/35例),PHACO组散光程度显著低于ECCE组(X~2=15.56,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糖尿病性白内障行PHACO比ECCE视力恢复好、散光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