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雨霞 《山西临床医药》2009,(35):2293-2295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神经挫伤患者共25例,进行复方樟柳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球周注射,复方樟柳碱颞部皮下注射,2ml/次,1次/d,1疗程/14d,同时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20mg患眼球周注射,1次/7d,1疗程/28d。结果: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治疗前的LP(-)~0.3上升至HM/眼前~0.7。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曲率的影响。方法:白内障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采用反眉式巩膜隧道切口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用IOLMaster5.2系统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角膜曲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白内障手术切口对手术后角膜曲率的影响大小,从而比较两种手术切口对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手术后与手术前角膜曲率变化为降低(4.72±1.21);B组患者手术后与手术前角膜曲率变化降低(4.47±1.15)。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能避免形成更多的医源性散光,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3~6岁时的屈光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于2018-03/06期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8所幼儿园低出生体质量儿144例作为研究组; 按照1:1配对原则随机选取相同幼儿园正常出生体质量儿1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屈光状态和眼球生物计量指标,并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等效球镜度数的相关因素。

结果:各年龄段儿童中,研究组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均低于对照组,角膜曲率高于对照组,且仅5~6岁儿童中两组之间眼轴长度和柱镜度数有明显差异(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低出生体质量儿等效球镜度数=-10.491-0.442×年龄+0.765×胎龄+5.860×出生体质量-1.529×眼轴+0.547×角膜曲率(R2=0.823,P<0.001)。

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儿3~6岁时近视性屈光不正和散光的趋势高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其屈光不正与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眼轴、角膜曲率关系密切,需提早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爆破模式与脉冲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体核硬度Ⅲ~V级的白内障480眼,分为爆破模式组(爆破组)230眼和脉冲模式组(对照组)250眼,分别采用爆破模式和脉冲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使用的超声能量、时间、后囊膜破裂情况以及术后第1日的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水肿的情况.结果:爆破组所用的超声能量和时间分别为(2.0±0.1)%、0.26(0.24~0.2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6)%、5.0(1.4~8.6)min(均为P<0.01);爆破组囊膜破裂发生率为1.2%,略低于对照组的2%;爆破组术后第1日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61(0.43~0.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2(0.19~0.65),P<0.05;爆破组术后第1日角膜水肿评分为0.6(0~1.4)分,对照组为1.4(0.4~2.5)分,爆破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轻(P<0.01).结论:爆破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脉冲模式的疗效更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不同年龄组患者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选择性收集2014-07/2015-06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患者75例150眼,要求30岁以下、30~ 40岁、40岁以上患者各选取25例50眼.检查术前,并随访术后1wk,1、2、3mo时患者的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并应用McMonnies干眼病史问卷调查表(McMonnies Questionnaire,MQ)评估干眼症状得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30岁组最低,40岁以上组最高.术后1wk,三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上升,随后均逐渐下降.其中,30岁以下、30~40岁组在术后2mo评分下降至术前水平,40岁以上组在术后3 mo下降到术前水平.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时点BUT和T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均为<30岁组最高,40岁以上组最低.术后1wk,三组患者两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后均逐渐上升.其中,30岁以下、30~ 40岁组在术后3mo BUT回升至术前水平,而40岁以上组未回升到术前水平;30岁以下的TMH在术后2mo即回升到与基线没有统计学差异,3()~40岁组、40岁以上组的TMH在术后3mo回升到与基线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可影响干眼症状和泪膜的稳定性,影响程度随术后时间逐渐减弱,年龄越小的患者更快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2例行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患者资料,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IOL-Master5.2测量手术前后ACD、角膜曲率及眼轴,从而分析AC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86只眼IOL植入术前平均ACD为2.2mm,术后平均ACD为5.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只眼术后ACD的平均变化值为2.4mm,术后ACD的变化值随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正相关(r=0.662,P=0.01)。52只眼术前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5.24D,术后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2.47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OL植入术后ACD因眼轴长度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增加,白内障选择经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医源性角膜散光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Pentacam系统对近视LASIK术前角膜后表面地形图分析,探讨地形图与术后视力情况的关系。方法: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对患者术前进行表面地形图分析,观察各分类小组术前和术后3,6mo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观察术前和术后3mo后的散光度数。结果:对称和不对称领结形组、圆形和椭圆形组、不规则形组所占比例为76.13%,19.03%和4.8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和6mo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3mo和6mo的裸眼视力则无明显差异(P>0.05);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术后3组均无明显区别(P>0.05);但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圆形和椭圆形组最好,对称和不对称领结形组次之,最后为不规则形组。术前、术后3组的散光度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mo与术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系统在近视LASIK术前角膜后表面地形图的测量分析中应用,发现不同的表面地形图和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强度散瞳剂对青少年近视散瞳检影验光效果的影响 ,为临床上寻找简便有效和安全的散瞳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85例 170眼少年儿童近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以阿托品眼药水和托品酰胺眼药水作散瞳检影验光检查 ,其中阿托品组 4 1例 82眼 ,托品酰胺组 4 4例 88眼 ,以矫正视力达 1.0为标准 ,分别比较初验和复光的球镜和柱镜的度数差值 ,并作统计学分析。同时比较两组的副作用情况。结果 阿托品组 76眼 (92 7% ) ,托品酰胺组 79眼 (89 8% )初验和复光球镜度数结果一致 ,两组百分比相近 ,差异无显著性(χ2 =0 2 12 ,P =0 6 4 5 ) ;阿托品组 78眼 (95 1% ) ,托品酰胺组 82眼 (94 1% )初验和复光柱镜度数结果一致 ,两组百分比相近 ,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2 12 ,P =0 6 4 5 )。托品酰胺组的副作用较少。结论 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散瞳验光的结果接近阿托品眼药水 ,而且速度快、副作用少 ,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散瞳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矫正术( LASIK)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ICL)矫治高度近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2/2015-02在我院接受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55例106眼,根据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矫正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ICL植入术进行矫正治疗(27例53眼),对照组则使用LASIK治疗(28例53眼)。术后随访1a,分析两组患者的视觉质量、高阶像差与并发症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a,观察组的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04±0.86(LogMAR)、0.97±0.19(LogMAR)、104.69±18.56、108.79±17.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8±0.11(LogMAR)、1.04±0.09(LogMAR)、93.78±15.65、100.71±1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明暗两种环境下的各个空间频率段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明环境下1.5、3、6、12c/d与暗环境下1.5、3、6、18c/d,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观察组的球差和彗差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叶草像差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LASIK和ICL植入术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而言, ICL植入术的效果更显著,ICL植入术的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以及视觉质量均优于LASIK。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