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Y27632 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生理盐水组)、Y27632治疗组(Y27632组)。再灌注损伤后24 h(10只)和168 h(5只)处死各组动物,行HE染色、ADP酶染色检查,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视网膜厚度变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三层细胞结构排列整齐。IRI组于再灌注24 h后视网膜厚度增加,内外丛状层组织疏松,视网膜节细胞、内外核层细胞水肿明显、排列紊乱,视网膜节细胞减少。168 h后,视网膜水肿消退、厚度变薄、呈萎缩状,神经节细胞及内外核层细胞数量减少,在视网膜前和神经纤维层可见毛细血管。再灌注 24 h后,IRI组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组增加(P=0.005),Y27632组视网膜厚度低于生理盐水组(P=0.032)。再灌注168 h后,IRI组视网膜厚度低于正常组(P<0.001),Y27632组视网膜厚度较生理盐水组增加(P=0.02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自视乳头发出,向四周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毛细血管网结构清晰。再灌注24 h后,IRI组视网膜血管管径变细,走行较僵直,分支减少,视乳头周围及中周部视网膜可见大片无灌注区,无灌注区周围可见新生血管芽渐成网状。Y27632组可见视乳头周围及中周部视网膜局部无灌注区形成,无灌注区周围可见新生血管。后极部4PD无灌注区面积明显小于IRI组及生理盐水组。结论:Y27632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早期的视网膜水肿,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减轻再灌注晚期的视网膜萎缩,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逆行泪道再通管置入术在治疗泪道阻塞患者中的应用、术中的操作要点、术后疗效。方法 2009年始采用一次性使用山东济南晨生医用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泪道再通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15例,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4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0个月,平均4年。结果随访1年3个月,一次探通治愈者14只眼,达93.3%。两次探通治愈1例,占6.7%。总治愈率达100.0%。15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逆行泪道再通管置入术具有不破坏原鼻泪道解剖结构,对组织损伤小,颜面部不留瘢痕、满足了患者对面部美容要求,手术易操作、术后反应轻微,疗效满意等特点,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基层临床具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当然其远期疗效还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行泪道再通管置入术在治疗泪道阻塞患者中的应用、术中的操作要点、术后疗效。方法2009年始采用一次性使用山东济南晨生医用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泪道再通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15例,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4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0个月,平均4年。结果随访1年3个月,一次探通治愈者14只眼,达93.3%。两次探通治愈1例,占6.7%。总治愈率达100.0%。15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逆行泪道再通管置入术具有不破坏原鼻泪道解剖结构,对组织损伤小。颜面部不留瘢痕、满足了患者对面部美容要求,手术易操作、术后反应轻微,疗效满意等特点,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基层临床具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当然其远期疗效还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5.
张树洪  卞江华蒋艳 《眼科》2021,30(6):481-482
60岁女性患者,右眼视力下降20天。右眼KP(+),房闪(+),玻璃体灰白尘状混浊,视盘边界欠清,视网膜动静脉壁上呈袖套样黄白色渗出斑,部分血管呈白线状,周边视网膜见大片坏死病灶,中周部视网膜散在点片状坏死灶,诊断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经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多月后眼底病灶消退,视力基本恢复,观察半年病情稳定未复发。(眼科,2021, 30: 481-482)  相似文献   
6.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m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继发于多种眼部疾病,常导致出血、渗出、瘢痕而致盲.其常见的疾病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组织胞浆茵病以及眼部的肿瘤等.迄今为止,CNV相关疾病的治疗仍是眼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CNV近几年的靶向疗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脉络膜厚度增加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原因之一.体位改变会引起眼部生物学参数变化.本文从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眼压、脉络膜四个方面阐述体位对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影响,并探讨体位对眼部结构的影响以及各生物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