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球内异物患者眼外伤时晶体受到损害而致混浊,这种眼外伤以青壮年居多,它的特点是外伤障常常伴有后囊膜的破坏和混浊,同时存在角膜和虹膜的损伤以及玻璃体混浊。特别是后囊膜常常不能保持完整而  相似文献   
2.
人血浆纤维结合素对家兔刮除和板层切除后的角膜上皮愈合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角膜上皮裸区明显缩小,优于对照眼。临床治疗5类角膜上皮障碍59例61眼,均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于2002年11月28日就诊。患者于两月前因右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外院就诊,经药物治疗无效,拟行PDT治疗,后因ICG检查未发现明显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而放弃。经检查,视力:右眼4.0,左眼5.0,眼压:右眼10.1mmHg,左眼10.6mmHg,右眼底黄斑区环中心凹出血及黄色渗出,病变区色素紊乱。FA+ICG造影显示黄斑区花瓣状荧光遮挡,动静脉期可见遮挡区下方有小片高荧光,随时间延长,高荧光范围逐渐扩大,有少量渗漏。FA+ICG均未见CNV。视野检查患眼未见明显暗点。PPD试验阴性,血沉、免疫球蛋白、Lyme钩…  相似文献   
4.
视盘血管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视盘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病因,病程经过,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系统治疗和观察了视盘血管炎46例,其中视乳头水肿26例、30眼,中央静脉血栓型20例、20眼。对患者视力、视野、眼压、视乳头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血象等进行了检查。对视乳头水肿型行CT颅脑扫描,眼压测量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颅内病变。所有患者均予以抗感染和抑制免疫反应疗法。结果:患者均在18个月内治愈。视乳头水肿型视盘血管炎半数视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过计算机优化治疗计划系统 (treatmentplansystem ,TPS)和微真空角膜接触眼球固定器 ,应用颅脑X 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8例年龄 2~ 7岁 ,单眼发病。 3例患眼已丧失视力 ,经B超、CT眼底检查 ,肿瘤已侵及巩膜外 ,确诊为外生型视网膜母细胞瘤 ,其余 5例为内生型视网膜母细胞瘤 ,其中 1例眼内肿瘤约 2 .0cm× 1 .5cm位于右眼鼻侧 ,右眼尚残存一定视力 ,4例眼内肿瘤较大 ,充满整个玻璃体。1 .2 设备 SL75 5 6MVX线直线加速器用于X 刀治疗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视盘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病因,病程经过,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系统治疗和观察了视盘血管炎46例,其中视乳头水肿26例、30眼,中央静脉血栓型20例、20眼.对患者视力、视野、眼压、视乳头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血象等进行了检查.对视乳头水肿型行CT颅脑扫描,眼压测量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颅内病变.所有患者均予以抗感染和抑制免疫反应疗法.结果:患者均在18个月内治愈.视乳头水肿型视盘血管炎半数视盘颜色变淡.中央静脉血栓型25%患者视盘颜色变淡,但其视力不下降.全部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视盘血管炎是一种非特异性内源性血管炎,是对广泛性抗原的过敏反应,抗感染和抑制免疫反应可以缩短病程,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泪道阻塞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泪道冲洗,若不通畅,则用实芯的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并留置20~30min,然后拔出探针,换成泪道冲洗针头再行冲洗。从2001年5月开始,我们采用腰椎穿刺针,改制成多孔探冲针,治疗泪道阻塞4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冲洗彻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