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儿童迁延不愈及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儿童迁延不愈和复发性泪囊炎86例118只眼,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等方法治疗后患儿仍有溢泪及分泌物,其中男52例72只眼,女34例46只眼,年龄4月~3岁1月,平均年龄7.60个月,采用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78例108只眼,好转8例10只眼,有效率100%,治愈率91.53%.结论 对儿童迁延不愈及复发性泪囊炎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表现为出生后分泌物增多,结膜囊内,尤其是内眦部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伴溢泪,压迫泪囊区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部分患儿泪囊区肿胀.按摩泪囊部位、泪道冲洗、泪道探通及泪道插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一些残膜较厚、黏液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及年龄较大的患儿,即使行泪道探通术后,部分患儿仍有溢泪和(或)分泌物,冲洗泪道仍有冲洗液全部或部分反流.对此类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我们采用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CT多平面重组技术分析先天性单侧骨性鼻泪管发育异常儿童骨性鼻泪管的解剖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保定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11例单侧先天性骨性鼻泪管发育异常患儿的泪道CT多平面重组技术检查资料,分析异常发育的骨性鼻泪管解剖特征并测量双侧鼻泪管起始段骨性鼻泪管的横径、垂直径及高...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障碍引起,在先天性鼻泪管闭锁自行开通前被细菌等病原感染所致,指压泪囊部可见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亦有些患儿出生时在泪囊部即有一囊性肿物,表面略发青,用指轻压按摩后有黏液性分泌物从泪点溢出,肿物变小或消失,但不久又隆起。多于生后6个月内出现症状而发现本病,甚至出生后患眼即有溢泪及分泌物。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是传统治疗方法。我院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插管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及Ritleng泪道插管的时机.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168例202眼,依据年龄及轻重程度分别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等方法,无效者行泪道探通术或泪道插管术,观察治疗效果,选择插管时机.结果 经按摩通畅18例22眼,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治愈82例108眼,泪道探通1次治愈34例36眼,泪道探通2次治愈5例6眼,经探通3次治愈2例2眼,探通无效(3次均未探通)1例1眼,经多次探通后泪道再次堵塞或狭窄者26例27眼,对此类患眼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愈25例26眼,好转1例1眼,总治愈率99.01%.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应及早诊治,对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无效的患儿,可在出生2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对探通后泪道反复堵塞或狭窄,以及探通后多次冲洗泪道黏液脓性分泌物较多者,5月龄后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e-PTFE)改良额肌悬吊术治疗低龄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 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眼科行e-PTFE改良额肌悬吊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儿 42例(52眼)为研究对象。术后1、3、6个月对42例患儿进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术眼上睑至瞳孔反射距离 (MRD)、睑裂高度、眼睑闭合时间、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儿术后1、3、6个月MRD和睑 裂高度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眼睑闭合时间为(2.36±0.88)个月;术后 1、3、6个月美容效果评分分别为(8.12±0.52)分、(7.78±0.60)分、(7.65±0.42)分,随着时间的延长 评分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5,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4%。结论 e-PTFE改 良额肌悬吊术联合个体化重睑成形术治疗低龄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眼睑形态美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