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南宋周守忠纂辑的《养生类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汇编类养生专着,该书摘录了190余种着述中的养生内容,这些着作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及佛道文献,其中有不少是佚书。通过对《养生类纂》征引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其在辑佚、整理古籍方面的文献学价值。同时也发现其引文存在脱文、文字讹误、误注出处等问题。最后探讨了该书与明代养生文献《养生余录》的关系,认为《养生余录》上篇《总论养生篇》的内容是摘自《养生类纂》卷一《养生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患者的平衡功能与视觉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7年4-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专科中心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87例,评估受试者的视觉功能(LogMAR视力)、静态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动态平衡功能[ “站起-走”(TUG)计时]以及认知(MMSE问卷)和抑郁状态(GDS-15问卷)。采用方差检验、回归线、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87例受试者的Berg平衡量表分值为(50.0±2.8)分,TUG计时值为(12.1±3.5)s。Berg平衡量表分值和TUG计时主要与双眼视力、年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Berg平衡量表分值=62.27-4.37×双眼视力-0.12×年龄(F=23.87,P<0.001),TUG计时=-5.07+3.83×双眼视力+0.19×年龄(F=15.22,P<0.001)。不同性别间的Berg平衡量表分值(F=3.45,P=0.067)和TUG计时(F=3.88,P=0.05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视觉功能障碍的加重和年龄的增加,白内障老年患者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功能逐渐下降,年龄对平衡功能的影响程度低于视觉功能。视觉功能障碍主要以影响动态平衡功能从而引发跌倒事件,性别差异对平衡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背景: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联合起来治疗恶性肿瘤,将有助于解除部分肿瘤患者T细胞的免疫无能,从而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同培养对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效应.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将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同培养3 d作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以K562为靶细胞,分别以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为效应细胞,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与结论: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也增加;同一效靶比下,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不同,其中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可达(77.88±1.57)%(P<0.01).提示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显著,较单纯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以及对呼吸和血流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86例,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h)静脉维持.B组为实验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h)+雷米芬太尼3.0ug/(kg·h)维持麻醉.详细记录出各时间点的Sp02、HR、MAP、Petco2、RR等,以及观察患者神志及疼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镇静效果与B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时间点的Sp02、HR、MAP、Petco2、RR上,A组和B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达到很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5.
背景: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联合起来治疗恶性肿瘤,将有助于解除部分肿瘤患者T细胞的免疫无能,从而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同培养对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效应。 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将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同培养3 d作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以K562为靶细胞,分别以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为效应细胞,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杀伤实验。 结果与结论: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也增加;同一效靶比下,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不同,其中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可达(77.88±1.57)%(P < 0.01)。提示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显著,较单纯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即DC-CIK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DC-CIK处理后的耐药细胞株(K562/ADR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的表达;利用MTT法检测DC-CIK细胞处理后的耐药细胞株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经DC-CIK作用后的K562/ADR细胞mdr1表达明显低于未经DC-CIK处理的K562/ADR细胞组(P<0.05),而且其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也明显高于未经DC-CIK处理的K562/ADR细胞(P<0.05).结论 DC-CIK可逆转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耐药细胞中mdr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即产生的DC-CIK细胞抗淋巴瘤免疫效应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于体外诱导DC和CIK,然后共培养成DC-CIK细胞。分四组:DC组、DC-T组、CIK组和DC-CIK组。对各组分别进行免疫机制研究:测定细胞因子IL-12、IL-17和IFN-γ的分泌量、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和分析对人淋巴瘤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在DC-CIK组,细胞因子IL-12、IL-17和IFN-γ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杀伤活性亦较其它组增强(P0.05)。CD8+、CD3+/CD56+细胞在DC-CIK组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DC-CIK细胞抗淋巴瘤免疫效应与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产生细胞毒性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