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眼科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ReSTOR MIOL)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ReSTOR MIOL植入术连续病例12例(15眼)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同期20例(24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A60AT)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伪调节幅度及对比敏感度。结果末次随访时的裸眼和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实验组依次为4.74±0.09,4.72±0.07;对照组依次为4.42±0.10,4.39±0.0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8.12;P=0.00)。实验组调节幅(3.95±0.33)D高于对照组(2.06±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0)。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76,-0.14,-1.15,0.33,-0.57,P=0.21,0.47,0.88,0.25,0.71,0.59)。结论ReSTOR MIOL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近视力,不会降低对比敏感度。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要大样本及更长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形态学及其对视功能影响的客观综合评价,为临床激光后囊切开术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61例(67只眼)后发性白内障拟行Nd:YAG 激光后囊切开术的患者,充分散大瞳孔(直径>6.00mm),先采用裂隙灯加前置镜行主观评价,再行裂隙灯眼底后部反光裂隙照相,所得数码图像使用POCOman软件进行分析,得出PCO的POCOman半客观评分.于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前、术后分别测量其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同时使用自动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仪进行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和眩光对比敏感度(glare sensitivity,GS)的检测.分析统计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PCO与视功能的关系.结果 珍珠型PCO在中心视力、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均低于纤维型PCO,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4.0mm珍珠型PCO在低、中频段对比敏感度和中频段眩光敏感度均低于中央2.0mm珍珠型P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2.0mm纤维型PCO在中、高频段对比敏感度和低、中频眩光敏感度均低于中央4.0mm纤维型P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2.0mm珍珠型PCO对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中央4.0mm珍珠型PCO对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PCO程度的增加,中心视力、全频段对比敏感度和全频段眩光敏感度逐渐下降.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COman评分与最佳矫正视力、各频段对比敏感度、低中频段眩光敏感度的变化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后发性白内障行形态学及其对视功能受损的客观综合评价,可成为判断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手术时机和评价手术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等渗与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角膜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 方法 将圆锥角膜患者根据治疗前角膜厚度分为两组,厚角膜组采用等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薄角膜组采用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观察交联后两组患者角膜厚度、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顶点K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 结果 交联术后两年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分别降低(11±14)μm(厚角膜组)、(7±9)μm(薄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顶点K值分别降低(1.61±2.30)D(厚角膜组)、(2.58±3.22)D(薄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提高;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交联可以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厚角膜患者可以采用等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薄角膜患者可以采用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  相似文献   
4.
后发性白内障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当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即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会使术后提高的视力再度下降,影响手术效果[1,2]。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是目前治疗PCO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激光治疗并发症较多,且需要很好的自主配合[3,4]。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后发性白内障与术后视功能可能恢复程度的关系,寻找与术后视功能可能恢复程度相关性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术者对后发性白内障患者是否实施激光后囊切开术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本文就术前多种临床常用后发性白内障评价方法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CT定位新方法。方法:筛选26例后极以外眼球壁和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予CT“眼球平扫”和“眼球横扫”后,分别行眼球横扫联合子午面重建定位法(新法)、眼球平扫联合眼球横扫定位法(传统方法Ⅰ)和眼球平扫直角坐标定位法(传统方法II)定位。以术中间接检眼镜监视下定位或术中直接看到的异物位置为验证标准,分别测量依据以上3种CT定位数据确立的异物球表定点位置的经、纬向误差。结果:26例异物球表定点位置的经、纬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53mm、1.64mm(新法),1.37mm、1.64mm(传统方法Ⅰ)和2.02mm、2.55mm(传统方法II)。经配对t检验,新法较传统方法I差异无统计意义(经向:P>0.6,纬向:P=1);新法较传统方法II差异有统计意义(经向:P<0.05,纬向:P<0.01)。结论:新法较传统方法更简便、更直观、更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评价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形态,以探讨不同类型、部位PCO对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和眩光敏感度(glare sensitivity,GS)的影响。方法收集拟行激光后囊切开术的PCO患者61例(67眼),充分散瞳,行详细眼科检查后,应用裂隙灯照相获取PCO后照法照片,使用PCO计算机分析软件(POCOman软件)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同时分别测量所有患者激光后囊切开术术前及术后1周BCVA、CS、GS。分析不同类型、不同部位PCO对BCVA、CS、GS的影响。结果珍珠型PCO的BCVA、各频段CS和GS均低于纤维型PCO,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0mm珍珠型PCO在低、中频段CS和中频段GS均低于中央2.0mm珍珠型P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2.0mm纤维型PCO在中、高频段CS和低、中频段GS均低于中央4.0mm纤维型P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2.0mm珍珠型PCO对BCVA的影响最为显著;中央4.0mm珍珠型PCO对CS和GS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珍珠型PCO对BCVA、各频段CS和GS的影响大于纤维型PCO。珍珠型PCO在中央4.0mm区对视功能的影响大于中央2.0mm区;纤维型PCO在中央2.0mm区对视功能的影响大于中央4.0mm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