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报道1例因鼻咽癌作Co~(60)γ射线放疗,右眼同时受照。鼻咽部(含右眼)靶吸收总剂量70Gy。放疗后8个月,右眼亚急性放射损伤;左眼6年后放射性白内障Ⅱ期。本文就放射眼损伤与剂量效应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引起晶状体混浊是众所周知的,但它形成的方式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长期接触放射线导致放射性白内障是放射医学工作者和专业眼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1987年,我们诊断二例,报道如下。病例介绍例1 张某,男,56岁,骨科医师。双眼远视力下降三年,1985年1月初诊。1982年1月起,双眼远  相似文献   
4.
三硝基甲苯(TNT)白内障发病情况有不少报道。近年,陕西、新疆、湖南、山东车四个地区四个单位对823名TNT作业工人的晶状体及视野改变情况作了调查,综合摘要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在调查823人中,性别:男651人,女  相似文献   
5.
12例职业性放射性白内障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职业照射致晶状体混浊的调查研究屡有报告[1、2],但以省为单位对大批放射人员的晶状体作长期动态观察的报告不多。本文通过1986年10月~1996年10月的10年里,对12例放射性白内障诊断状况作一总结报告。材料与方法:1986年10月~1996年10月间,对全省放射工作者眼的晶状体作动态观察,先后集中在第一作者单位,人数1万名,按GB-828标准和有关规定检查,可疑病例建立详细临床和剂量档案,晶状体画图或照相,作眼科和全身全面检查,排除一切致后囊下混浊的因素。剂量资料由单位提供,并有专业人员监测计算,每年复查一次,由2名眼科医师…  相似文献   
6.
核工业人员放射性白内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核工业500名核反应堆工作者进行了外照辐射剂量与晶状体混浊关系研究,200名非放射健康人作对照。核反应堆组人均累积剂量0.43Sv。结果提示:核反应堆组和对照组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发生率分别为26.64%和19.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反应堆组中,高剂量组(0.57Sv)和低剂量组(0.13Sv)比较,后囊下混浊分别为34.10%和16.59%,差异非常显著(P<0.005),研究表明:核反应堆人员晶状体后囊下混浊与外照射辐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李某,男,30岁,建筑公司工人,住院号39099。1944年7月25日,在工地被380伏高电压击中右前额部,当时皮肤Ⅰ度烧伤,神志不清,抢救脱险,以后视力减退,5天前开始眼红,10月25日住院。既往体健,全身检查无异常,右前额部、上睑皮肤烧伤后遗留色素沉着。眼科检查:视力右0.5,左1.2,右眼睫状充血(),角膜透明,房水闪光(),细小KP(),虹膜无后粘连,散瞳检查晶状体:前囊轻度白色浑浊,前囊下细条状、网格状及白色点状浑浊组成棉絮样改变。玻璃体少数炎性细胞。眼底正常。左眼无异常。经散瞳,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  相似文献   
8.
人和实验性辐射照射性白内障,以往的组织学研究主要论述高剂量照射后短期内的形态改变。指出:X射线主要影响晶状体赤道部的增殖上皮,促使这些细胞分裂产生病理性晶状体纤维,以斑块形式沉积于前极和后极附近,进一步崩解,在前囊膜下形成有特征性混浊,在后皮质则产生盘状混浊。作者应用裂隙灯照相、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