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2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急性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方法 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视神经纤维数量。经前房灌注平衡液的方法,制造兔急性高眼压模型。应用bFGF玻璃体内注射后,观察视神经纤维数量变化。 结果 视网膜缺血组视神经纤维数量较正常明显减少(P=0.00003),bFGF治疗组视神经纤维数量较高眼压组明显增多(P=0.0078). 结论 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能造成视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玻璃体内注射bFGF能减轻急性高眼压对视神经纤维所造成的损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94-96)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在国外已得到重视,文献屡有报道,但国内除少数书刊曾有介绍外,尚无病例报告。我科在一年来曾发现二例,均发生在大手术后,并伴有极度低血压或血压骤降。特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107例不同年龄正常人角膜中央部内皮细胞的形态,密度和面积的结果。正常青年和儿童的角膜内皮细胞呈六角形,大小一致;而40岁以上者形态和大小不一致。内皮细胞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减低,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文并讨论了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密度和面积的生理与病理因素,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密度和面积改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动定量视野计的产生是近十年来视野计领域的重要进步。它与以往的视野计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克服了视野检查人员的主观诱导作用,使检查过程和检查条件标准化,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确、详细的视野变化信息。现将我院采用Humphrey 自动视野计检查的情况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Bowen氏病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于1985年12月遇到一例,首次行肿块单纯切除术,术后复发。第二次采用角巩膜板层移植术,术后观察一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眼底激光的广泛应用 ,激光误伤眼底重要结构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激光误伤黄斑部、乳斑束时均可造成患者严重视功能障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 ,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损伤修复的多种功能。本研究应用重组人bFGF治疗兔视网膜激光损伤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bFGF对视网膜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1)实验动物 :选用 1 5~ 2 5kg色素兔 10只 ,随机选择一侧眼为bFGF治疗眼 ,另一侧眼为对照眼。 (2 )试剂 :重组人bFGF…  相似文献   
8.
人角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曲线及几种抗生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志强  奚寿增 《眼科研究》1997,15(3):149-151
目的通过人角膜上皮细胞培养研究细胞的生长曲线和抗生素的影响作用。方法组织块接种后在标准条件下培养,传代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和3H-TdR测定,并加入抗生素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角膜上皮细胞呈膜状扩展增殖,形成单层时间为13~15天,群体倍增水平5.94,具有上皮细胞的特征。传代细胞接种后第4天进入指数生长期,3H-TdR渗入增加。结论加入不同浓度的三种抗生素表明庆大霉素超过1.0mg/ml,妥布霉素超过2.0mg/ml浓度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氯霉素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对比视力表对140只正常眼、58只病眼进行了对比视力和对比阈值的测量,从中发现:1.在相同的正常视力等级中,可区分较多等级的对比视力和对比阈值。2.年龄对两项指标的敏感性较视力表明显。3.两项指标对发现正常眼中对比敏感性的下降较敏感;在七种病眼中均测得了用视力表测不到的视功能损失。4.对比视力和对比阈值都具有视力和对比敏感性的双功能信息,但在部分病眼功能的反映上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PC10)对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34例(炎性假瘤5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9例,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9例,恶性淋巴瘤11例)标本石腊切片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显示炎性假瘤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PCNA计数相差不显著(P>0.05),反应性增生与后二者PCNA计数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P<0.001),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与恶性淋巴瘤之间阳性细胞均值差异显著(P<0.05)。认为PCNA计数有助于区别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本技术用于研究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