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敬明  蔡迎难  周瑾  王衍 《人民军医》2002,45(5):293-294
1999年 7月以来 ,我们应用玻璃体腔注气联合视网膜氩激光光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 7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7例 (2 7眼 )中 ,男 17例 ,女 10例 ;年龄 16~ 6 8岁。病程 3d~ 5周。裂孔均≤ 1 5PD ,裂孔为马蹄形 17例 (17眼 ) ,圆形 10例 (10眼 ) ,其中多裂孔 3眼。裂孔位于上方 16眼 ,鼻侧 4眼 ,颞侧 5眼 ,下方 2眼。视网膜脱离 1个象限 8眼 ,2个 15眼 ,3个 4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按 1983年国际视网膜学会分级法分级A级14眼 ,B级 10眼 ,C1级 2眼 ,C2 级 1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常规巩膜外加…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9年开始开展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60只眼术后视力及眼压变化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敬明  周瑾 《人民军医》1999,42(6):356-357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困难。1995~1997年,我院共收治此病12例,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2例(12眼)中,男8例,女4例;年龄13~60岁。右眼7例,左眼5例。高度近视所致5例,其中合并外伤1例;单纯外伤3例,原因不明4例。病程1周~1.5年,多数在3个月以内。均未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单纯黄斑裂孔9例,合并周边裂孔及变性3例。黄斑裂孔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大小为1/4~1/2PD(视盘直径),裂孔均为红色。视网膜脱离1~2个象限9例,3个象限2例,4个象限1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按1983年国际视网膜学会分级…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麻醉兔的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某些点,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和心率减慢。切断双侧颈交感神经干对缩瞳反应无影响,阻断副交感神经对瞳孔括约肌作用后,缩瞳反应明显减弱。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心率减慢反应减弱,静脉注射心得安后,心率减慢反应则完全消失。结果表明兔大脑皮层运动区内存在缩瞳区及心率减慢区。  相似文献   
5.
病例报告 患者,男,21岁。1月前无诱因右眼下睑肿胀,不红,轻压痛,经肌注庆大毒素1周限睑肿胀消退后,于右眼眶下部触及一肿块,行双眼眶CT检查示:右眼眶前下部占位,骨质未见破坏,考虑为神经鞘瘤居多。于1993年7月2日收入院。查体:双眼视力5.2,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Toric 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矫正中低度数角膜规则散光的有效性及其在囊袋内的旋转稳定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中低度角膜规则散光患者59例(94眼)。 方法 2017年4月至12月就诊的白内障患者59例(94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 IOL(型号:AT1BH~AT4BH)植入治疗,将IOL散光轴标记线(最小屈光力方向)与角膜散光最大屈光力方向重合,从而降低全眼残余散光。观察和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术后全眼残余散光(电脑自动验光)、IOL轴位(裂隙灯检查)及其并发症的情况。 主要指标 裸眼视力、角膜散光、术后全眼残余散光、IOL轴位、并发症。结果 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分别为(1.48±0.50)D和(1.43±0.47)D(Z=-0.49,P=0.62);术后3个月全眼残余散光(0.38±0.29 D)低于术前角膜散光(U=131.50,P<0.01);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83±0.13)高于术前(0.20±0.11)(Z=-8.69,P<0.01)。术后3个月,术眼IOL轴位与预定轴位的偏差平均2.83°±2.08°,其中轴位偏差≤8°者94眼(100%),轴位偏差≤5°者83眼(88.3%),轴位偏差≤3°者64眼(68.1%)。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内均未出现并发症。AT1BH组、AT2BH组、AT3BH组、AT4BH组的患者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全眼残余散光均低于术前角膜散光(P均<0.05),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裸眼视力(P均<0.05),术后3个月IOL轴位旋转均≤8°。 结论 Toric IOL能有效矫正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提高裸眼远视力,并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8.
用玻璃体切除技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取出眼球内异物是减轻组织损害和并发症发生 ,避免失明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玻璃体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 ,使许多过去难以取出的眼球内异物 ,得以通过玻璃体手术直视下成功摘出。自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应用现代玻璃体切除技术直视下行球内异物摘出术 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 2 0例 ( 2 2眼 ) ,男性 19例 ,女性 1例 ,右眼10例 ,左眼 8例 ,双眼 2例 ;年龄 9~ 5 0岁 ,平均 2 6岁 ;外伤至手术时间最短 5天 ,最长 2年 ;合并外伤性白内障 10例 ,外伤后玻璃体积血 12例 ,合并视网膜脱离 4例 ,铁…  相似文献   
9.
吴敬明  冯琛  陈艳路  王弘媛  赵周婷 《眼科》2012,21(6):390-394
【摘要】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有效性、稳定性 、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在解放军第211医院行有晶状 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6.00~-24.00 D)患者38例(73眼)。方法 对上述患 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瑞士STAAR公司)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 患者38例(73眼),48眼植入矫正近视接触镜(ICM),25眼植入矫正近视合并散光的接触镜 (TICL)。随访时间6个月。主要指标 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压、TICL轴向、裂 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 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15~1.0,≥0.8者40眼(54.79%),好于术前最佳 矫正视力(BCVA)者72眼(98.63%),比术前BCVA提高1行者33眼(45.21%),提高2行者13眼 (17.81%),提高3行者8眼(10.96%)。术后屈光度球镜与预期球镜相差±1.00 D以内者54眼 (73.97%),与预期球镜相差±0.50 D以内者12眼(16.44%),术后屈光度柱镜与预期柱镜度数相 差±0.50D以内者19眼(76%)。7例(10眼)术后2小时发生急性眼压升高,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与 术前平均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术后早期眩光者6眼(8.22%),未发现TICL明 显偏转、晶状体明显混浊。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提高高度近视的裸眼 视力,并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好,6个月时无严重并发症,适合屈光范围广。(眼科, 2012, 21: 390-394)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但以往认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视网膜病变恶化等,因此多持谨慎态度。我院1992年—1994年间的白内障病例中,糖尿病性白内障占4.7%。现将12例(14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