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盖玻片辅助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简便方法并比较不同来源人品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胎龄20周合法引产胚胎眼晶状体囊膜、中山眼科中心眼库眼晶状体囊膜和白内障患者术中撕取的前囊膜,分别在培养皿中铺平,加10乩10%DMEM培养液润湿后加盖盖玻片防止卷曲并促进粘贴.添加培养液浸没盖玻片,37℃培养。同时取相同来源的囊膜按照组织块法培养。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比较原代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13晶体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在盖玻片辅助下,胚胎眼晶状体囊膜第2天即可见明显的增殖细胞由囊膜缘长出,眼库眼囊膜和白内障患者术中撕取的囊膜在3~4d的潜伏期后亦可见增殖细胞长出;组织块法培养出现部分组织块漂浮,且胚胎眼囊膜潜伏期延长至3-4d,眼库眼囊膜和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潜伏期延长至4-5d。结论:盖玻片辅助的改良组织块培养法能尽快获得体外培养的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于品状体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玻璃体液对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cells,HRCECs)和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al cells,RPE)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HRCECs和RPE细胞,鉴定并传至第3代,再分别培养在1:8、1:4、1:2(玻璃体液在总培养液中的体积比)的人玻璃体条件培养液(vitreous-conditioned medium,VCM)中,其中VCM分为有无血清2组,在不同作用时间(24~72h),采用四唑盐(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VCM对人HRCECs和RPE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 在有血清时.与对照组比较,1:4、1:2的VCM在培养的各时间段对HRCECs的抑增生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RPE细胞和混合细胞(HRCECs和RPE混合1:1)的促增生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无血清时与对照组比较,1:4VCM组在培养60、72h时以及1:2VCM组在培养24h,RPE细胞的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VCM组在培养48、印、72h时RPE细胞的增生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1:2VCM组在培养各时间段混合细胞的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现为促增生效应.结论 一定体积分数的人VCM抑制HRCECs的增生,但明显促进人RPE细胞以及混合细胞的增生,提示玻璃体中RPE细胞浸润是加重外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眼内血管增生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2岁,全身躯干、四肢伸侧、外阴多发性黄色丘疹3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凶于背部、外阴出现淡黄色米粒大小丘疹,逐渐增多,播散及全身,无明显痛痒等不适。近1个月来皮损增多明皿,偶有轻度瘙痒,右小腿胫后皮肤因外敷膏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ombretastatin A4 Phosphate(CA4P)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增殖及迁移影响,初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以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为实验对象,设空白对照组及CA4P组,分别以PBS或1 μmol/L CA4P处理15 min,于0、24、48、72 h后进行检测。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试验细胞迁移能力;Annex in V-FITC /PI双染法检测细胞死亡方式;PI染色法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α-微管蛋白、F-肌动蛋白)及细胞形态。[结果] CA4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24、48、72 h细胞相对增殖活性分别为73%、40%、34%(P<0.05)。空白对照组细胞划痕面见大量细胞覆盖;CA4P组划痕面无细胞覆盖,细胞呈细小圆形,可见部分细胞脱落漂浮。CA4P组24、48、72 h细胞凋亡率为19.7%、43.6%、72.2%,明显高于对照组(1.7%、2.2%、3.6%;P<0.05)。CA4P组各时间点G2/M期分布分别为30.3%、55.4%、70.8%,明显高于对照组(4.4%,9.0%,7.9%;P<0.05)。CA4P组细胞内微管纤维丝状结构消失,可见多核、巨核等有丝分裂障碍表现,但F-肌动蛋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1 μmol/L CA4P短时间作用于SRA01 /04晶状体上皮细胞可明显其增殖和迁移,且作用呈时间依赖性。CA4P抑制细胞增殖可能机制是通过解聚微管蛋白,诱导有丝分裂停止而诱发SRA01 /04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2岁,全身躯干、四肢伸侧、外阴多发性黄色丘疹3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背部、外阴出现淡黄色米粒大小丘疹,逐渐增多,播散及全身,无明显痛痒等不适.近1 个月来皮损增多明显,偶有轻度瘙痒,右小腿胫后皮肤因外敷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群集分布的米粒大小淡黄色丘疹,曾就诊于外院,拟诊为传染性软疣给予刮疣体治疗,无明显好转.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平素嗜酒,否认有系统性疾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载药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对体外培养猪眼晶状体囊袋模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载药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能性。方法连续环形撕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制备猪眼晶状体囊袋模型,并随机分为CTR组:植入未经处理的晶状体囊袋张力环(n=13);CTR—PLGA,biG132组:植入表面包裹PLGA—MG132的晶状体囊袋张力环(n=13)。晶状体囊袋模型体外培养3周,显微镜下方格计数法计算后囊膜细胞移行面积;晶状体囊袋模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检测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晶状体上皮细胞经2~3d生长潜伏期后,CTR组在(9.06±1.61)d完全覆盖后囊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后囊膜上细胞层次增加,囊膜皱褶增多;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薄层均质红染的后囊膜上被覆一层或多层排列紧密、核深染胞浆丰富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而CTR-PLGA-MG132组,经4~5d生长潜伏期后,即可见晶状体上皮细胞点片状脱落,呈细小圆点状,仅残留少量细胞;1周后,细胞片状脱落、漂浮,后囊膜出现无细胞覆盖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均质红染的后囊膜上细胞排列松散,见无细胞覆盖区,前后囊膜平整光滑。ELISA检测CTR.PLGA.MG132组囊袋模型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25.14±3.73)μg/ml]显著小于CTR组[(106.86±22.34)μ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2,P〈0.01)。结论相比CTR组晶状体囊袋模型,CTR.PLGA.MG132组晶状体囊袋模型残留细胞在后囊膜上移行面积、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CTR—PLGA-MG132,可有效抑制猪眼晶状体囊袋模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减少上皮.问质转化。载药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是白内障术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原代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并探索其是否具有HIV-1 gp120结合细胞的主要受体:CD4、CXCR4和CCR5.方法 原代培养HRCEC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特征性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以及CD4、CXCR4和CCR5受体的表达情况. 结果 原代培养的HRCECs,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方法 ,均可见其特征性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而CD4受体为阴性,但CXCR4和CCR5受体在细胞浆上均有阳性分布.结论 原代培养可获得高纯度的HRCECs,均有特征性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且有HIV辅助受体CXCR4和CCR5阳性分布,可能为HIV-1 gp120侵犯HRCECs破坏血视网膜屏障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