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ALSCT)中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5-FU)和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21-05/2022-11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1例71眼:A组2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ALSCT,B组24眼于术中局部浸润和术后结膜下注射5-FU,C组24眼联合应用5-FU的同时并于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3、7、14d的舒适度评分,术后1、3、7、14d,1mo的角膜愈合情况,术后3~6mo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1、3、7d舒适度评分和术后1、3d角膜愈合情况比较, C组患者优于A、B两组。三组间术后14d的舒适度评分和术后14d、1mo的角膜愈合情况比较无差异。随访3~6mo,A组有3眼复发,B组1眼复发,C组无复发。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结论:联合应用5-FU和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可以优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ALSCT术后眼部体验,加快角膜上皮修复,并提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50例(59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29眼),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治疗,对照组25例(30眼),单纯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1.00%)高于对照组(64.00%)(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中出现轻度鼻腔出血5例(20%);表面麻醉插管时7例患者感觉局部疼痛。结论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治疗泪道阻塞,成功率高,患者损伤轻,痛苦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联合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小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将160例(174眼)确诊为泪小管阻塞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100眼)采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联合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70例(74眼)采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0?.2 mg/ml注射用丝裂霉素、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90例(100眼),9例(11眼)患者术后1~3 d出现泪小点及下睑轻度充血水肿,经抗生素及激素类眼液治疗后症状逐渐消退。对照组70例(74眼),术后未见由于应用注射用丝裂霉素产生如异常的鼻黏膜出血、鼻黏膜坏死、感染和慢性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联合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小管阻塞,改变了既往穿线、插管等手术治疗的复杂性,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意义上实现了泪小管的重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