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眼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卓文智  郑振优李雷 《眼科》2022,31(5):369-374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改良内界膜(ILM)瓣技术治疗较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设计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 60例(60眼)IMH患者,其中男性7例(7眼),年龄46~73岁,黄斑裂孔最大直径均≥600 μm。方法 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治疗采用PPV联合ILM填塞术,B组采用单层ILM瓣覆盖术。主要指标 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视网膜外层结构层次清晰性和规整性,黄斑区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存留和黄斑区瘢痕。结果 术后两组患眼裂孔全部闭合。两组间对应时间点的术后BCVA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B组术后1个月BCVA分别为(1.17±0.29)、(1.13±0.25),较术前的(1.47±0.38)、(1.45±0.33),较术后1周的(1.40±0.34)、(1.39±0.31)均有提高(P均<0.01);术后3个月(0.88±0.26)、(0.85±0.27)、6个月(0.81±0.24)、(0.78±0.21)均较术后1个月提高(P均<0.01);术后3个月与6个月间无差异(P均>0.05)。两组之间比较术前、术后1、3个月CMT无差异(P均>0.05)。A组、B组术后1周CMT(275.34±18.76)μm、(266.58±18.26)μm较术前的(254.32±17.83)、(252.17±17.12)明显增厚(P均<0.01);术后6个月(238.49±24.43)μm、(236.52±22.71)μm较术前明显变薄(P均<0.01)。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外层结构可辨性及平滑规整性无统计差异(P均>0.05)。60例术前均有高反射信号,术后两组有6病例在黄斑区结构内仍有明显高反射信号,其余54例在术后1~3个月逐渐变小消失。术后6个月时A组2例黄斑区瘢痕愈合。结论 PPV联合改良内界膜(ILM)瓣技术相较于单层ILM瓣覆盖术治疗较大直径IMH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封闭裂孔促使黄斑结构的恢复。(眼科, 2022, 31: 369-37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