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方法:分析30例妇产科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成功16例(53.3%),保守无效而中转手术14例(46.7%),9例行肠切除术.结论:妇产科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易发生肠绞窄,临床表现不典型,应采取积极的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肝癌4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林  徐祗永  李鹏  吴兴美 《中国保健》2007,15(10):117-118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肿瘤术后复发与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复发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区别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复习了经手术治疗的86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在临床上区别和治疗特点。结果:86例中粘连性肠梗阻39例,肿瘤复发47例,在复发组胃癌术后复发最为多见(P<0.05),原发性肿瘤分化差的其复发引起肠道梗阻明显高于分化好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P<0.01)。症状上肿瘤复发组出现的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低于粘连性肠梗阻(P<0.01)。肿瘤复发的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梗阻,口服泛影葡胺治疗多能缓解,但大部分患者部分症状仍存在,粘连性肠梗阻多为完全性肠梗阻(P<0.005),多需要手术。结论:低分化原发肿瘤、不全性肠梗阻、低发生率的恶心和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的肠梗阻,多提示为肿瘤的复发,泛影葡胺治疗后梗阻缓解但仍有症状存在应首先考虑是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4.
几丁糖预防腹膜粘连抑制胶原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几丁糖在胶原基因表达及预防大鼠腹膜粘连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回肠浆膜均一缺损的腹膜粘连模型 ,关腹前注入乳酸Ringer液或几丁糖 ,术后 14天进行粘连评分。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各粘连组织标本Ⅰ型胶原基因mRNA的表达 ;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偏振光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来观察和分析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在粘连组织中的分布及染色表达面积。结果 :与正常腹膜和乳酸Ringer’s液组相比 ,几丁糖组大鼠的粘连显著减轻 ,Ⅰ型胶原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 ,Ⅰ型胶原形成减少 (P <0 .0 1) ,Ⅲ型胶原在各组间无差别 (P >0 .0 5 )。结论 :胶原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在粘连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几丁糖能抑制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减少Ⅰ型胶原的合成 ,从而减轻粘连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浅议临床告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告知的本质理解1 1 临床告知的概念临床告知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医疗工作时 ,必须履行对病情的解释、说明责任和对病人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的尊重。在进行某些规定的诊疗项目时 ,必须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内容通知患者或其家属 ,并征得其同意。临床告知制度依据医学伦理学的原则 ,以法律、法规或医疗工作规则等形式确定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 ,医院管理者或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1 2 临床告知的目的临床告知是临床医疗工作中一项基本内容 ,医患经常接触 ,但对于临床告知的目的 ,医患之间却有不同的理解 ,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6.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16、PCNA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16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二者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p16与PCNA在不同的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p16蛋白的阳性细胞面积比率及阳性强度均值在无淋巴结转移组(71.92%,8.38)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60.04%,6.64),P<0.05.(2)PCNA蛋白的阳性细胞面积比率及阳性强度均值在无淋巴结转移组(42.77%,11.63)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组(74.67%,15.08),P<0.01.(3)p16蛋白阳性细胞面积比率及阳性强度均值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Ⅰ级79.67%,10.94;Ⅱ级57.50%,9.13;Ⅲ级45.29%,6.889),P<0.01.(4)PCNA蛋白阳性细胞面积比率及阳性强度均值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Ⅰ级38.50%,10.41;Ⅱ级63.63%,13.38;Ⅲ级78.00%,16.13),P<0.01.[结论]测定p16及PCNA可能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淋巴结浸润、侵袭及转移,恶性度的判定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衷敬华  王勇  刘瑞林 《中国药业》2008,17(18):19-21
从循证医学派生出来的循证药学,是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观念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用药决策,有利于指导具体的临床用药实践和对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刘瑞林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3-14
目的了解各指标与系统性红宽狼疮(SLE)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6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sICAM-2、sICAM-3及血清抗核抗体(ANA)、补体C3、C4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调查;对6例SLE患者,分别于临床活动期、恢复期、静止期三个不同阶段采集血标本进行各项指标动态观察,应用ELISA检测技术对各粘附因子、ANA进行调查;全自动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补体C3、C4;魏氏沉降法测定ESR。结果66例SLE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两组间表现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动态观察结果表明,SLE患者随临床病情改善,各粘附因子及ESR、ANA水平,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补体C3、C4逐渐上升。经相关性统计分析,只有sICAM-1与ANA、C4的水平变化分别表现出正相关与负相关(r=0.997,r=-0.993;P〈0.05)。结论粘附分子可能参与SLE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总结1998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50%(11/22),CT检查正确率66·6%(12/18)。根治性手术13例,姑息性手术7例,单纯活检2例。随访22例,根治组平均存活24个月,姑息组平均存活11个月。单纯活检者术后6个月内均死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查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不明显,因而容易漏诊和误诊。现在内镜技术已有长足发展,结合内镜检查和活检已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较成熟、可靠的方法,使早期食管癌患者得以及时治疗,明显提高了外科治疗的远期生存率。现结合本院1998-2004年16例0~Ⅰ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