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小梁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factor 2 related enzyme 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表达水平,探讨其与POAG小梁网组织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确诊为POAG 40例(40眼)患者的小梁网组织为POAG组样本,另取30例眼球供体的小梁网组织为对照组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2组小梁网组织中SIRT1、PGC-1α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IRT1、PGC-1α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dismut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 POAG组小梁网组织中SIRT1、PGC-1α mRNA表达水平(0.11±0.03、0.32±0.10)均低于对照组(0.24±0.07、0.67±0.21)(均为P<0.05);POAG组小梁组织中SIRT1表达与PGC-1α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59,P<0.05);POAG组小梁网组织中POD水平[(102.59±22.37)×103 U·L-1]高于对照组[(73.46±15.81)×103U·L-1](P<0.05),SOD水平[(347.62±50.73)U·L-1]低于对照组[(412.57±61.25)U·L-1](P<0.05);POAG组小梁网组织中SIRT1、PGC-1α表达与POD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636、-0.737,均为P<0.05),与SOD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62、0.614,均为P<0.05)。结论 POAG患者小梁网组织中SIRT1和PGC-1α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在线粒体功能失调和氧化应激对小梁网的损伤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或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塞那肽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70例,其中艾塞那肽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西格列汀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疗程均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G)、餐后2 h血糖(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8.4±1.6)d,明显短于西格列汀组的(13.2±2.8)d,血糖达标率为100%,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的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57%,其中恶心3例、呕吐2例和腹泻1例;西格列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2例、腹泻1例和鼻塞1例,发生率为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与艾塞那肽和西格列汀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和降低HbA1c水平,安全性均较高,但艾塞那肽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应用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两种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高眼压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125眼)POAG或高眼压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2,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n=63,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患者眼压、散光度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5.169,P<0.05);观察组治疗后CRA、PCA的EDV、PS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高于对照组,散光度低于对照组(t=16.769、8.10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χ~2=13.266,P<0.05)。结论给予高眼压症、POAG患者拉坦前列素治疗,可使患者眼压获得更大程度降低,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