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对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造成眼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已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需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25眼),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青光眼药物与人工泪液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观察对象行眼压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SchirmerⅠ试验(SchirmerⅠ test,SⅠt)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检查。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眼压分别为(17.00±2.10)mmHg(1kPa=7.5mmHg)和(16.72±2.28)mmHg,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3.56±4.09)mmHg和(33.72±3.9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BUT(6.44±1.76)s较治疗前(9.92±1.99)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8,P=0.000);观察组治疗后BU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BUT较观察组(9.00±1.53)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00)。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SⅠ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治疗后为(3.08±1.35)较治疗前(0.88±0.73)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4,P=0.000);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3.08±1.35)较观察组(1.00±0.58)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5,P=0.000)。结论 人工泪液可减轻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所造成的眼表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对抗青光眼药物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不同时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
  方法:对76例83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针刺分离后随访12mo,对随访时患者的眼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用药次数、角膜内皮、滤过泡的形态及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针刺分离前患者的眼压为35.3依5.8mmHg(1kPa =7.5mmHg),随访结束时眼压为17.0依4.3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24.846,P<0.01);术前平均用药种类为1.7依0.9种,随访结束时平均用药种类为0.4依0.7种,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11.145,P<0.01)。针刺分离12mo 后滤过泡成功率为89.2%,其中完全成功率为69.9%,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示83眼平均生存时间为11.0mo(95% CI:10.3~11.6)。青光眼的类型、滤过手术是否使用丝裂霉素 C(mitomycin C,MMC)、患者年龄及滤过手术至针刺分离的间隔时间对针刺分离效果无影响,针刺分离前滤过泡形态对针刺分离效果有影响,包囊型滤过泡较扁平型滤过泡针刺分离效果好,滤过手术后3mo 内进行针刺分离的患者比>3mo 的患者平均针刺分离的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简单处理方法,小梁切除术后发现功能不良滤过泡应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