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筛查法和基因检测技术两大类。前者以红细胞形态及理化特性为其诊断依据,包括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血红蛋白分析技术等;后者主要以PCR为基础而进行的各种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跨越断裂位点(gap-PCR)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法(PCR-RDB)、实时荧光定量PCR、基于实时PCR的溶解曲线分析技术、基因芯片、DNA序列测定等。本文综述近年来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筛查法和基因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醒脑静注射液佐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佐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采用内科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85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出院后经3个月随访,治疗组生活能力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以醒脑静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47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7例,西医治疗组予补充足够的热量、血容量,间断补充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保肝、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用药基础上应用中药凉血化瘀、活血解毒之品,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清胆红素(TB 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A)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TB IL、P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辨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灿立  付月箫  焦伟 《新中医》2006,38(10):3-5
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位、病性及分期治疗运用辨证论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该病临床表现与中医肝胆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别,与中医脾胃功能障碍有许多相同之处,该病的病位在于脾胃而不是简单地定位在肝;从HBV感染人体的演变规律及临床特点上分析,乙肝的病情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治疗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慢性HBV携带者属于正气受挫,邪气留恋,治宜健脾补肾,辅以解毒祛邪;急性乙肝属于正气尚盛,邪正相争,治疗虽然以清肝利胆,除湿排毒为主,仍需健脾益气扶正;慢性乙型肝炎属于正气不足,正虚邪进,治宜健脾疏肝,养血活血,佐以化湿解毒;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属正气滞败,邪气相对大胜,治宜养肝滋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软肝汤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雏化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软肝汤)、复方甘草酸苷组和软肝汤组3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肝功能的的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的下降与治疗前及与复方甘草酸苷组、软肝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软肝汤有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的效果,且疗效稳定、持久,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肝汤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49例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复肝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肝泰乐,静脉点滴维生素 C、维生素 B_6,肌苷注射液。结果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肝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肝汤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作用机制,检测外源性PEDF对CNV模型中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PEDF、细胞凋亡受体/配体(Fas/FasL)表达的影响,以及对CNV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PEDF治疗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组(C组)。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大鼠CNV模型,A组和B组分别给予PEDF+氯霉素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氯霉素滴眼液点眼,采用裂隙灯观察CNV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半定量分析VEGF,PEDF,Fas及FasL在正常角膜组织和碱烧伤后4,7,10,14d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CNV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正常角膜组织中可以检测到高PEDF表达和低VEGF表达,也可以检测到一定的低Fas和FasL表达。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A组均低于B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碱烧伤后4,7,10,14d A组VEGF的表达均低于B组(P<0.05),PEDF的表达均高于B组(P<0.05),A组Fas/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A组TUNEL法测到的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计数和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测到的VEGF均在第7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而PEDF和Fas及FasL在第10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碱烧伤后第4~10dVEGF/PEDF>1,CNV逐渐生长并达到峰值;第10d后VEGF/PEDF<1,CNV开始逐渐退化。结论:PEDF抑制碱烧伤后CNV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结为两点:(1)下调VEGF的表达,控制PEDF/VEGF的动态比值,抑制CNV生长;(2)上调Fas/FasL等凋亡受体的表达,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促进CNV的退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方新加汤配合针刺治疗老年周围性在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老年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新加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针刺治疗。15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连续治疗2个疗程,其间若已治愈,则停止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恢复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新加汤配合针刺治疗老年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面肌的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水成像技术探索正常腮腺导管的结构参数。方法 采用磁共振三维重T2加权成像对21名正常受试者进行腮腺导管水成像。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 200 mg,含药3 min后行冠状位磁共振腮腺导管水成像,将图像传至GE AW4.5工作站,采用Functool 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观察腮腺导管、副导管、节段及分支数量,并对腺体内、外导管长度、直径进行测量。结果 21名正常受试者中24个腮腺出现副导管,占57.1%(24/42),平均长度(9.54±9.98)mm,平均直径(0.87±0.88)mm。腺体内导管观察到3个节段3例,占7.14%(3/42),2个节段19例,占45.23%(19/42),1个节段20例,占47.62%(20/42)。第1节段平均分支数量2.38个,第2节段平均分支数量0.88个,第3节段平均分支数量0.1个。腺体内导管平均长度为(36.97±7.97)mm,平均直径为(2.01±0.76)mm,腺体外导管平均长度为(34.98±10.25)mm,平均直径为(2.13±0.79)mm。腮腺导管总长度平均为(71.95±11.47)mm,平均直径为(2.07±0.68)mm。结论 磁共振水成像可以精确显示腮腺导管、副导管、节段及分支数量,并可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素联合凉血化瘀退黄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3例采用肝素联合凉血化瘀退黄汤治疗,对照组65例给予丹参注射液、强力宁加液体静滴,2组均应用一般护肝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2组主要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及TBiL和ALT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联合凉血化瘀退黄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