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3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白内障摘除手术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屈光性手术,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波阵面像差也日渐成为客观评价手术前后眼球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ATRA)是维生素A的重要中间代谢物,其在调节眼部组织多种细胞的增生、分化以及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角化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TRA在角结膜瘢痕性病变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以及角膜损伤性疾病中可能具有独特的疗效,同时ATRA在抑制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和治疗局部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哌仑西平(pirenzepine,PIR)滴眼剂的眼部刺激性和致敏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刺激性试验将动物(白兔)分四组,左眼分别点1%、2%、4%和8%的PIR滴眼液,右眼点0.9%NS.根据药物试验要求分别观察不同给药周期后双眼的眼睑、结膜、角膜和虹膜,根据Draize评分表的标准打分.致敏性试验将动物(豚鼠)背部脱毛后按照药物试验要求给药,观察受试区皮肤水肿和红斑的情况.结果1%和2%PIR溶液的眼部刺激性较小,单次、重复和长期给药的耐受性均较好;4%和8%PIR溶液的重复和长期给药刺激性较大,耐受性较差.PIR为弱致敏性.结论2%PIR是比较理想的制剂浓度,具有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全层角膜组织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LKP)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术,最早由Melles等报道。该术式对病变角膜进行深达后弹力层的剖切,仅保留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主要针对病变局限在角膜基质层而内皮细胞无明显病变的患者,术后视力可达到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的水平。此外,该手术对角膜植片要求较低,甘油保存植片也能使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共焦显微镜下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的角膜各层组织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观察型系列病例研究.对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23例(23只眼)ICE患者,行共焦显微镜(NIDEK,Confoscan 3.0)下双眼检查.使用NAVIS软件记录和分析角膜各层组织图像,并使用SPSS 13.0软件对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六角形细胞比例及有核细胞比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ICE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呈"风筝样"或"上皮细胞样",细胞形态失去正常的六角形外观,细胞排列紊乱,胞内可见高反光的细胞核,部分细胞内可见双核或细胞分裂象.随病程时间延长,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病程短于1年、1~3年、3~5年及超过5年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87.1±122.6)、(1210.6±168.7)、(947.3±145.2)及(856.8±73.4)个/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51.5±6.3)%、(39.8±9.2)%、(32.7±8.1)%及(24.1±5.6)%.随病程时间延长,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有核内皮细胞比例逐渐升高.病程短于1年、1~3年、3~5年及超过5年患者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分别为(678.3±56.3)、(928.7±96.2)、(1188.5±72.6)及(1337.5±60.8)μm2;有核细胞比例分别为(12.6±1.4)%、(56.8±3.7)%、(78.7±5.6)%及(84.3±2.8)%(F=7.158,7.736,6.876,14.452;均P=0.000).患眼基质细胞形态无异常,但是随病程延长,基质神经纤维逐渐增粗并明显扭曲.患眼上皮细胞的形态无异常.对侧眼角膜的各层形态结构无明显异常.结论 共焦显微镜下ICE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表现有一定特点,共焦显微镜对于判断ICE的病程进展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活体角膜共焦显微镜(CM)观察角膜缘干细胞(LSC)龛环境与角膜缘基底细胞群活力和数量在正常人群中的情况.方法 横断面研究.观察对象为2007年3至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选取的社区正常人志愿者120名,并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单眼的眼别,入选标准为无手术、外伤、感染及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透明,眼底镜检查无异常.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A组为0~岁,B组为20~岁,C组为40~岁,D组为60~79岁,每组30例.使用CM观察研究对象的角膜缘,记录图像并分析各组Vogt栅栏存在情况、计量角膜缘基底细胞大小,对LSC龛环境质量和细胞增殖活力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角膜缘组织结构具有不同形态特点.A组29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96.7%;1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3.3%.B组29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96.7%;1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3.3%.C组21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70.0%;5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16.7%;4只眼存在萎缩的Vgot栅栏,占13.3%.D组10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33.3%;17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56.7%;3只眼存在萎缩的Vgot栅栏,占10.0%.A组角膜缘上皮基底细胞平均大小为(9.7±1.0)μm,B组为(10.7±1.5)μm,C组为(10.6±1.2)μm,D组为(12.2±1.4)μm.结论 在正常人群中,角膜缘LSC龛环境存在不同特点;同时,角膜缘基底细胞活力和数量也存在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L-OCT)观察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与植床的对合及愈合情况.方法 使用SL.OCT对16例16眼穿透角膜移植术(PKP)和10例10眼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后进行扫描检查,记录扫描图像并使用仪器自带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PKP术后,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者9例,对合欠佳者7例,其中4例发生虹膜前粘连.DLEK术后,9眼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其中4例植片边缘略突出于植床外,1例植片边缘向内卷曲.对侧正常眼角膜厚度与PKP和DLEK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379,P=0.000);对侧正常眼中央前房深度与PKP和DLEK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OCT对于判断术后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以及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哌仑西平滴眼液治疗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眼表局部使用选择性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pirenzepine,以下简称PIR)后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治疗作用及药物对眼部的刺激性和耐受性,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①药效学研究选取3周龄豚鼠10只,均右眼行眼睑缝合,左眼开放。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只)右眼滴2%PIR滴眼液,对照组(5只)右眼滴0.9%氯化钠溶液。4周后检查屈光度数变化及眼轴长度,评价药效。②药物刺激性研究选取新西兰白兔8只,均左眼给2%PIR滴眼液,右眼给0.9%氯化钠溶液。分为两组:单次给药组一次性给药100μl后连续观察3 d;重复给药组连续给药8d,停药后再连续观察7 d。实验结束后摘除眼球做组织切片光镜检查。结果右眼遮盖4周后,0.9%氯化钠溶液组诱导出-2.1 D的相对近视(t=3.5,P<0.05),2%PIR滴眼液组屈光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2%PIR组实验前后眼轴长度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单次给2%PIR组在给药1 h后的评分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3.46,P<0.05),其余观察点的评分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重复给药组实验前后的评分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哌仑西平滴眼液能够有效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眼部刺激性小、耐受性好,无明显眼部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正常人及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的首发破裂点位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选择26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1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查指标包括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试验及Oculus角膜地形图检测泪膜破裂的首发破裂点位置,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按照鼻上象限、鼻下象限、颞下象限及颞上象限的顺序,干眼症组泪膜首发破裂点发生于各象限的比例分别为8眼(15.4%)、19眼(36.5%)、10眼(19.2%)、15眼(28.8%)。正常对照组各象限比例依次为8眼(19%)、15眼(35.7%)、14眼(33.3%)、5眼(11.9%)。两组泪膜首发破裂点均最多见于鼻下象限,两组间首发破裂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3,P=0.16)。结论利用Oculus角膜地形图可以观察泪膜破裂点的时间和位置,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最易出现在鼻下象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7例(17眼)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或合并真菌感染病例作了回顾性研究,根据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的病程、环宽、浸润深浅、色泽分为早期和晚期,然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结果早期者8眼,药物治愈5眼,手术成功2眼,手术失败1眼;晚期者9眼,药物治愈2眼,手术成功5眼,手术失败2眼。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及应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选择适当的术式是成功治疗有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