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8篇
眼科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性肿瘤的生长属血管依赖性 ,而血管生长由一些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s,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 ,MVD)是衡量血管生长的定量指标 ,3者有一定的协同性[1,2 ] 。采用免疫组化标记链霉素生物素 生物素法 (l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 ,LASB)法检测下咽癌中VEGF ,P…  相似文献   
2.
下咽癌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中VEGF、PDGF和MVD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咽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小板来源的内皮生长因子 (PDGF/dThdPase)、Ⅷ因子测定微血管密度 (MVD)表达的差异。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检测 4 8例下咽鳞状细胞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中VEGF、PDGF/dThdPase、MVD的表达差异。结果 :原发灶中VEGF平均阳性标识率为 2 5 .38% ,淋巴结中为 2 1.5 2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DGF/dThdPase阳性标识率为2 9.5 9% ,淋巴结中为 4 0 .75 %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MVD测定均数为 34.9,淋巴结中均数为2 1.2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以高低分组记数后VEGF在病理分级、生存与死亡组中有显著性差异 ;MVD在生存与死亡组、早晚期分组、T分期组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以标示指数和血管计数 ,VEGF、PD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结论 :MVD、VEGF可作为临床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PDGF在淋巴结中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 ,MVD在原发灶中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机体免疫现象可大别为两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除血清中的循环抗体外,还有抗原侵入处产生的抗体。消化道和气管粘膜组织即属局部免疫机构。局部免疫机构的概念是Tomasi发现分泌型IgA而确立的。分泌型IgA已弄清,是粘膜下及腺体周围的浆细胞产生二个分子IgA和J链(J-chain)与分泌片(secretory component,SC)结合成的IgA二聚体。SC产生于腺细胞(主要是浆液腺)的细胞浆。喉局部免疫机构尚多不了解之处,应该研究产生IgA部位的腺组织分布。本文即以喉部腺组织为中心考察其局部免疫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喉咽癌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的表型抗原的表达进行研究,探讨DC表型抗原的表达与喉咽癌各临床因素尤其是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5例喉咽癌标本,用EnvisionHIS的方法检测DC的表型抗原S-100、CD1a、CD83的表达,并观察CD45RO T细胞与DC的关系。结果S-100 DCs在高分化组以及生存组中的数目明显多于中低分化组及死亡组,具有显著性差异。CD83 DCs的表达与喉咽癌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生存以及是否复发有关,差异具有显著性;CD83 DCs在癌巢中的数目较癌旁中的少,差异具有显著性。CD1a DCs的表达与喉咽癌的各临床因素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CD45RO T细胞主要分布在CD83 DCs的周围。结论表达不同表型抗原的DC具有不同的功能,CD83 DCs被认为是成熟DC分布在癌旁与其激活T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有关,对于肿瘤免疫防御机制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DC在喉咽癌中的浸润程度及表型抗原的表达情况是反映宿主肿瘤免疫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预测喉咽癌转移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下咽癌、喉癌的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了解p21^WAF1/CIP1在下咽癌、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PCNA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下咽癌、25例声门上型喉癌、23例声门型喉癌标本,用Envision HIS的方法检测p21^WAF1/CIP1、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21^WAF1/CIP1表达与下咽癌、喉癌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21^WAF1/CIP1阳性表达率为51.6%(48/93),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97.8%(91/93);p21^WAF1/CIP1表达与下咽癌、喉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远处转移及复发无显著性相关,与肿瘤的原发部位的T分期有显著性相关;p2^WAF1/CIP1的表达还与肿瘤的预后有显著性相关;而PCNA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有显著性相关,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p21^WAF1/CIP1、PCNA是预测肿瘤浸润范围及转移的良好指标,p21^WAF1/CIP1对预后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表型抗原在喉咽癌颈部淋巴结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咽癌颈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表型抗原的表达与喉咽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7例喉咽癌144枚淋巴结DC的表型抗原S-100、CD1a、CD83的表达用Envision HIS的方法检测,并观察CD45RO^+T细胞与DC的关系。结果:S-100^+DC、CD1a^+DC、CD83^+DC在转移组淋巴结中的数目较非转移组淋巴结中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3^+DC在转移淋巴结的癌巢中的数目较癌旁中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组淋巴结中的浸润数目较死亡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5RO^+T细胞主要分布在CD83^+DC的周围。结论:表达不同表型抗原的DC具有不同的功能,CD83^+DCs被认为是成熟DC分布在癌旁与其激活T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有关,对于肿瘤免疫防御机制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DC在淋巴结中的浸润程度及表型抗原的表达情况是反映宿主肿瘤免疫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预测喉咽癌转移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咽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肿瘤中p53基因、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差异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霉素生物素-生物素(abelled-streptavidin-biotion,LASB)法检测48例下咽鳞状细胞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中p53、Ki67表达差异,根据标示指数和范围与TNM分期、病理学分级、转移和预后等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淋巴结和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原发灶中p53阳性率为50%,平均染色比率为17.875%,淋巴结中为25.2%,平均染色比率为6.85%,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Ki67标示率为0-70%,平均为14.15%,淋巴结平均染色比率为7.23%,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下咽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肿瘤中p53基因、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声门上型喉肿瘤癌内及癌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84例声门上型喉癌癌内及癌周标本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TAM的表达,并分析癌内及癌周LMVD、TAM计数与声门上型喉癌临床病理学因素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TAM浸润与肿瘤微淋巴管生成呈正相关,癌内(r=0.253, P=0.02),癌周(r=0.270, P=0.013)。癌内TAM浸润随肿瘤T分期上升而增加,癌内TAM浸润越多肿瘤预后越差,淋巴结转移组的癌周TAMs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发生远处转移组的癌内及癌周LMVD显著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组,癌周LMVD越高肿瘤预后越差。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内高密度TAM及高密度微淋巴管组5年生存率(47.6% )显著低于低密度组(86.4%),癌周高密度TAM及高密度微淋巴管组5年生存率(50.7% )显著低于低密度组(81.0%)(P<0.05)。结论 TAM和微淋巴管生成与声门上型喉癌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