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印度留学生(裸眼视力5.0)的眼压与角膜中央厚度及之间关系。方法:对84名正常视力印度留学生分别采用角膜超声测厚仪、角膜地形图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用非接触眼压计、修氏眼压计测量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 IOP),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角膜超声测厚仪测得CCT的平均值X1=555.536±33.84μm,与用非接触眼压计测得IOP平均值Y1=13.611±2.584mmHg,修氏眼压计测得IOP平均值Y2=13.434±2.744mmHg构成线形回归方程分别是Y1=-27.026 0.073X1,rx1y1=8.940,P<0.001;Y2=-26.463 0.072X1,rx1y2=8.266,P<0.001。rx1y1,rx1y2两个回归系数经t检验,t<0.001。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CCT平均值X2=507.5±26.557μm,分别与用非接触眼压计、修氏眼压计测得IOP值构成线形回归方程分别是Y1=14.252-0.001X2,rx2y1=-0.247,P<0.001;Y2=26.787-0.025X2,rx2y2=-4.628,P<0.001。rx2y1,rx1y2两个回归系数经t检验,t<0.001。采用角膜超声测厚仪与角膜地形图仪所测量的CCT值经t检验,P<0.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两种方法测量的CCT值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用非接触眼压计、修氏眼压计所测得IOP值经t检验,P>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视力印度留学生的IOP和CCT之间的关系,与所采用不同检测仪器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眼科住院患者2464例,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为2.52%;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等.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全面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切口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9例18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9mo,观察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变化、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等。

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植入眼内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18眼手术前后平均屈光度分别为-13.38±-5.32,

-0.25±0.38D; 手术前后裸眼视力分别为0.06±0.04,0.6±0.2; 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0.3,0.7±0.3; 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好于术前(P<0.05)。术前平均眼压为13.23±3.1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5.03±1.25mmHg; 内皮细胞计数术前为3 008±298个/mm2,术后为2 896±246个/mm2; 前房深度术前平均为3.56±0.29mm,术后为3.68±0.37mm,角膜散光术前0.52±0.30D,术后角膜散光0.67±0.4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切口植入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近期临床效果有效、可靠,具有手术操作风险低、眼表损伤小、成本低、术源性散光小的优点,为一种适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5.
丁熊  王平 《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077-1079
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系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又称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或继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本文着重论述白内障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与后发障的关系及防治.  相似文献   
6.
丁熊  郑姣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92-192
0引言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发病率逐年增高,但临床上毛霉菌致真菌性角膜炎则比较少见,就目前来说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仅3例,而甲癣致毛霉菌性角膜炎国内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现将本院所遇这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丁熊  王平  陈瑜  赵婷  仲苏鄂 《眼科研究》2010,28(8):760-764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组(Gal组)(40只)。生理盐水组和Gal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亚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Gal组单侧眼球后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注射液,生理盐水组同期单侧眼球后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每日裂隙灯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动态变化,并参照Kador等的分级标准分期记录。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第3、7、14、21、30天在全身麻醉下处死各组实验大鼠,摘出晶状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晶状体中CLC-3mRNA和AQP-1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透明晶状体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均有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组于3、7、14d时CLC-3mRNA表达逐渐增高,均高于同期生理盐水组,到14d时约达正常水平的7倍,21d、30d时又有所下降,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CLC-3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于3d时AQP-1mRNA表达已下降,与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白内障的进一步发展,AQP-1mRNA含量逐渐降低,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AQP-1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中CLC-3和AQP-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通道蛋白-3(chloridechannelprotein-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半乳糖注射Wistar大鼠单侧眼球后,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分别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摘取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眼球,取出晶状体,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晶状体中CLC-3mRNA和AQP-1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透明晶状体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均有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生理盐水对照组各时间点CLC-3mRNA和AQP-1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于3、7、14d时CLC-3mRNA表达逐渐增高,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到14d时约达正常水平7倍,21、30d时又有所下降,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CLC-3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模型组于3d时AQP-1mRNA表达已下降,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随着白内障进一步发展,AQP-1mRNA含量逐渐降低,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AQP-1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中CLC-3和AQP-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可松解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完成追踪观察的264例(363只眼)各型青光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术组)132例(185只眼)和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术组)132例(178只眼),观察组术中扭转巩膜条带并缝合于巩膜床上,联合应用巩膜瓣调节缝线技术控制房水渗漏量。结果:术后随访5~84个月,平均34.6个月,其中≥12个月者占81.3%。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1±2.18)mmHg和(18.40±1.89)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5,P<0.01);两组功能性滤过泡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6.351,P<0.01);术后并发症观察组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术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刘辉  丁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61-2962
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56岁,因“胸闷、腹胀、乏力、纳差、双下肢水肿3个月余”自外院转入我院心内科.3个月前患者因胸闷、腹胀、乏力、纳差、双下肢水肿就诊于某医院,病程中无潮热、盗汗等症状,既往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音低钝,叩诊心界两侧扩大,腹部膨隆,腹水征(+),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血沉稍增快,B超检查示心包腔大量积液,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腹腔大量积液.心包腔抽出血性积液150 mL,胸腔及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半透明积液,常规检验结果提示渗出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