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长期慢性接触苯及同系物患者进行职业病诊断.方法 依据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依据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 该患者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1次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并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依据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结论 长期慢性接触苯可引起造血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2.
To date, breakdown voltage is an underlying risk to the epoxy-based electrical high voltage (HV) equipment. To improve the breakdown strength of epoxy resin and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charge traps, in this study, two types of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 (POSS) fillers are doped into epoxy resin. The breakdown voltage test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breakdown strength of neat epoxy and epoxy/POSS composites. Electron trap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reakdown strengt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ly stimulated depolarized current (TSDC) measurement. A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tool identifies the source of traps. It is found that adding octa-glycidyl POSS (OG-POSS) to epoxy enhances the breakdown strength than that of neat epoxy and epoxycyclohexyl POSS (ECH-POSS) incorporated epoxy. Moreover, side groups of OG-POSS possess higher electron affinity (EA) and large electronegativity that introduces deep-level traps into epoxy resin and restrain the electron transport. In this work, the origin of trap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simulation metho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OSS side group can tailor an extensive network of deep traps in the interfacial region with epoxy and enhance the breakdown strength of the epoxy/POSS nanocomposite.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力学刺激对巨噬细胞极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幅度、时间张应变刺激RAW264.7细胞,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性以明确使用的力学刺激参数。将RAW264.7细胞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并施加10%幅度、2 Hz张应变。使用CCK-8、流式细胞仪检测张应变对细胞活性、凋亡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张应变对M1型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在刺激3 h后,15%和20%幅度、2 Hz张应变会显著抑制细胞活性(P<0.05),而10%幅度、2 Hz张应变不会对RAW264.7活性产生抑制作用(P>0.05)。10%幅度、2 Hz张应变对M1型巨噬细胞凋亡、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10%幅度、2 Hz张应变可以显著抑制M1型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P<0.05)。结论 10%幅度、2 Hz力学刺激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促使其向M2型转化。力学刺激可能成为炎症相关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干细胞肝向分化:是指来自于胚胎、胎儿或成体内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制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通过形态、功能的特殊变化,建立起肝细胞特征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细胞分裂共同发生,并伴随干细胞多能性的减弱与肝功能表达的增强。 生物人工肝:是以培养肝(样)细胞为基础的生物或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它的基本要素包括高活性和功能的肝(样)细胞、适合的生物反应器与外部控制系统、有效的体外循环系统,可通过暂时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实现对肝脏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的治疗。  摘要背景: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学、再生医学、细胞治疗以及药物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以生物人工肝为例的应用研究需要大规模扩增出高质量的干细胞并最终定向分化为肝(样)细胞。如何通过此途径高效获得一致性、功能性完好并且标志物均匀表达的分化细胞,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的:对干细胞扩增及肝向分化过程相关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已应用于在线检测的指标与方法,讨论部分指标与方法应用于在线检测的局限性,并对未来有望应用于在线检测的指标和检测技术进行展望。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至2019年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lsevier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收录的与干细胞扩增及肝向分化过程相关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expansion,hepatic differentiation,monitoring,real-time online”,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扩增,肝向分化,监测,实时在线”,共计检索93篇文章,最终筛选了符合标准的53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干细胞扩增及肝向分化过程的相关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众多,其中扩增过程的检测指标主要涉及干细胞多能性的保持、代谢活性、存活率以及转癌趋势。肝向分化过程因细胞种类而异,其中多能干细胞和中胚层谱系成体多能干细胞要先向内胚层定向分化,再分化为成熟肝(样)细胞,而以肝干/祖细胞为主的内胚层谱系成体多能干细胞可直接分化为成熟肝(样)细胞。分化过程不同阶段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存活率以及代谢活性是检测的重点。目前,基于大型生化检测分析设备的检测方法虽然可靠性高,但面临实时性差、成本高、难以集成小型化等问题。未来,干细胞扩增及肝向分化过程中关键检测指标的筛选、检测标准的量化以及自动化在线检测的实现,需要重点研究。ORCID: 0000-0002-3881-5577(吴昌哲);0000-0002-6052-8400(杨嘉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中侧枝血管与急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内接受头颅MRI平扫和MRA检查。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mRS0~2为预后良好组,mRS3~6为预后不良组。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之间侧裂及软脑膜的侧枝血管的差异。结果共55例动脉闭塞的卒中患者纳入分析(侧裂侧枝血管不丰富者52例,软脑膜侧枝血管不丰富者45例)。侧裂血管和软脑膜血管不丰富的患者,预后良好组的入院NIHSS评分(10.06±4.65 vs 14.25±4.91;P=0.006)、术前梗死体积(13.61±10.99 vs 59.80±92.74;P=0.006)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软脑膜的侧枝循环是预测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94,95%CI=1.025~1.168,P=0.007;OR=9.542,95%CI=1.812~50.245,P=0.008)。预后良好组的梗死增长体积(术前vs术后:14.15±10.73 vs 21.39±17.41)小于预后不良组(术前vs术后:16.88±16.64 vs 57.27±56.67),然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梗死体积对预测卒中预后无显著意义(OR=1.094,95%CI=1.025~1.168,P=0.154)。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侧枝血管可用于评估卒中预后,尤其是软脑膜的侧枝循环可预测卒中预后,而术后卒中梗死体积与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治疗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紫癜性肾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1 mg/(kg·d),分3次于饭后服用。2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4-1 BB/4-1 BBL、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因子、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总缓解率(72.92%,P<0.05)。治疗后,2组血清4-1BBmRNA、4-1BBLmRNA、IgA、IgG、TN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IgM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IgM、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雷公藤多苷对紫癜性肾炎患儿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4-1 BB/4-1 BBL水平,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质子治疗中,对SRIM程序在模拟质子Bragg峰分布特性方面进行探讨.方法 基于SRIM程序,对50~250MeV的不同能量的质子束入射到水、聚苯乙烯,有机玻璃以及铝、铁等不同介质中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不同的质子入射能量、介质材料及厚度与其Bragg峰深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与专业的蒙特卡罗程序Fluk...  相似文献   
8.
周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端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位与五脏相关,本,瘀血水停为标,并据此病机采用分期论治,则,临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心为本,他脏为标;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以补益心气、活血利水、宁心强心等作为基本治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炎性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连续82例STEMI并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以1:1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麝香通心滴丸组(入院后立即口服麝香通心滴丸6丸,次日起2丸/次,每日3次,持续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白兔随机分成常规饮食(ND)组、高脂饮食(HD)组及高脂饮食+磁场(HM)组,ND及HD组分别给予常规饮食及高脂饮食,HM组动物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加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进行干预。干预7 w后,取主动脉根部行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后,计算AS斑块的面积,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S斑块中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可显著增加主动脉根部AS斑块的面积(P〈0.05),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干预能显著削弱高脂饮食诱导的AS斑块形成(P〈0.05);高脂饮食能显著增加AS斑块中MMP-9和TIMP-1的表达(P〈0.05),而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干预能显著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MMP-9和TIMP-1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且可显著降低MMP-9与TIMP-1的比值。结论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抗A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9与TIMP-1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