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中药注射液(TCMI)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8个数据库收集常规治疗联合TCMI(治疗组)对比单纯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UAP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31日,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9项RCT,3 407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对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排序为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香丹注射液+常规治疗>刺五加注射液+常规治疗=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冠心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排序为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香丹注射+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刺五加注射液+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冠心宁注射液+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序为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香丹注射液+常规治疗>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冠心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刺五加注射液+常规治疗,对减少纤维蛋白原(FIB)排序为灯盏花素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对降低C反应蛋白(CRP)排序为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对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排序为舒血宁注射液+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常规治疗>瓜蒌皮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亚组分析结果与整体Meta分析基本一致。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注射液可改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情况,同时对FIB,CRP,hs-CRP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不同中药注射液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男性生殖健康保健的认识,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作者2018年随机抽取凯里市两所高校710名男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710名被调查者中,收回问卷688份,对男性生殖保健知识了解很多者占11.7%,了解一点者占53.1%,不了解者占35.2%。39.67%受调查者认为自身存在生殖健康问题,并有不同程度负面心理影响。在校男性大学生对自身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评估有偏差;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以网络途径为主,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结论当代男性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以及产生的危害严重缺乏认识。高校应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同时重视新生的生殖系统体检。同时,公立医院应加大宣传力度,便于群众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就诊,获得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PerAF) and discuss the impact of PerAF duration and the termi-n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outcome. Methods Eight-six consecutive PerAF patients underwent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ntrum isolation (CPVAI) only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PerAF dur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hort term (≤1 year, n =47) and long term (> 1 year, n =39).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25-50 (36 ± 8) month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success rate after single procedure was 30. 2% (26/86). Late recurrence phenomenon, defined as atrial tachyarrhythmias relapsed 1 year later, was observed in 9 patients (10.5%). The long-term success rate in the short ter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ong term group (42.5% vs 15.4% ,P <0.01). During the first procedure, atrial fi-brillation converted into sinus rhythm or atrial tachycardia occurred in 29 patients (33.7%). Compared with the another 57 patients,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these patients was much better (48.3% vs 21.1% ,P < 0.01). Redo procedures were pedormed in 24 patients (27.9%), which increased the total success rate at 3 years follow-up to 41.9% (36/86). Conclusion The long-term outcome treated with CPVAI in patients with PerAF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In addition, the late recurrence is common. Shorter term of PerAF and terminated by ablation indicate that those patients might get more benefit from the CPVA1 treatmen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指标f QRS与QTc联合是否能更好预测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方法:纳入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共120例(阵发/持续性心房颤动72/48)。消融策略包括: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双侧肺静脉隔离(PVI);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行PVI加左心房顶、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前评估基线心电图,f QRS定义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至少两个连续导联的QRS波存在≥2个R波或者R波的波顶或S波的波谷出现顿挫波。采用Bazett公式校正QT间期。术后定期随访,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术后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任何类型的>30 s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59.2%(71/120)患者f QRR阳性。f QRS最常见于下壁导联(81.7%)。QTc间期(443.90±38.59)ms。平均随访13.4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为4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 QRS阳性(HR=1.922,95%CI:1.151~3.210,P=0.012)和QTc>448 ms(HR=1.982,95%CI 1.155~3.402,P=0.013)分别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f QRS和QTc联合能更好预测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结论:f QRS和QTc延长是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f QRS和QTc联合可用于预测该类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QTc是否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第一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共39例,收集术前心电图和其他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随访(14.8±11.7)个月,23例患者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复发率59%)。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QTc显著性延长[(461±29)vs.(434±18)ms,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Tc和左心房前后径(LAD)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当QTc截断值为448ms时,其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敏感性为0.81,特异性为0.7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QTc每增加10ms,心房颤动复发的风险比为1.227(95%CI:1.053~1.431,P=0.009)。与LAD单独预测术后复发相比,LAD和QTc联合能更好地预测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短QTc和左心房偏小的患者无心房颤动复发。结论:QTc延长能预测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短QTc和左心房偏小的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环肺静脉隔离(CPVI)和CPVI+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左心房扩大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 入选左心房内径≥40 mm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88例,根据术中结果分为CPVI组(132例,CPVI后恢复窦性心律且结束手术时未诱发心房颤动心律失常者)和CPVI+线性消融组(56例,CPVI后心房颤动未终止或诱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继续行二尖瓣环峡部线、左心房顶部线和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线消融).随访至术后3年.比较2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单次消融术中结果及并发症.结果 CPVI+线性消融组左心房内径大于CP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 ±5) mm比(43 ±3) mm,P=0.011],LVEF小于CP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8)%比(64±9)%,P =0.045].CPVI+线性消融组手术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明显长于CPVI组[分别为(205 ± 67) min比(142 ±45) min;(40±16) min比(28 ±21)min,均P<0.01].术后1年,CPVI+线性消融组单次消融成功率低于CPVI组[66.1% (37/56)比79.5% (105/132),P=0.047],但术后3年2组单次消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7% (32/56)比59.2% (78/132),P=0.857].术后3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9% (28/46)比59.2% (78/132),P=0.755].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左心房扩大患者在CPVI基础上加行线性消融近期成功率低于单纯CPVI,但远期成功率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QTc是否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第1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正常患者242例,将纳入患者按疾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98例)和未复发组(144例),收集术前心电图和其他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随访(17±9)个月,98例患者(40.0%)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QTc明显延长[(429±26) ms比(419 ±23) ms](P=0.004).复发组的左心房前后径较未复发组明显增大[(41±6)mm比(38±5)mm](P=0.003).QTc与心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162,P=0.011).长QTc组(n=53)的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较正常QTc组(n=165)和短QTC组(n=24)高(P =0.001、P=0.069);左心房直径<38.3 mm组与左心房直径≥38.3 mm组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比较,左心房增大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相关(P=0.01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QTc和左心房前后径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QTc:风险比=2.361,95%置信区间:1.353 ~4.121,P=0.003;左心房前后径:风险比=1.795,95%置信区间:1.041 ~3.094,P=0.035).长QT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的风险比为2.361(95%置信区间:1.353 ~4.121,P=0.003).与左心房前后径单独预测术后复发相比,左心房前后径和QTc联合能更好地预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结论 QT延长是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抗凝策略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心脏压塞并发症处理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4487例导管消融术中发生心脏压塞并发症的患者27例,发生率0.6%。按围术期抗凝策略分组:第1组患者术前停用华法林3~5 d,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桥接过渡;第2组患者围术期不中断华法林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1.8~2.5。对比两组患者心脏压塞并发症的临床处理及转归。结果共27例急性心脏压塞的患者入选,其中第1组18例,第2组9例。除术前INR(0.9&#177;0.1比2.3&#177;0.5,P<0.001)之外,两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左心房前后径、血小板计数、术中肝素用量、术中活化凝血时间(ACT)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在剑突下穿刺心包成功并置入6 F猪尾管引流,两组心包积液引流量分别为(365&#177;222)ml和(506&#177;300)ml,P=0.137;分别有10例(55.6%)和7例(77.8%)应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P=0.406;分别有2例(11.1%)和1例(11.1%)心包引流无效进行急诊外科开胸,P>0.999;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9.6&#177;3.3)d和(12.1&#177;4.5)d, P=0.167。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不中断华法林抗凝对急性心脏压塞并发症的处理及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