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心衰疗效。方法将71例肺心病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进行常规治疗,B组36例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A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伴心衰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DNA复制水平与HBeAg、HBsA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乙肝患者,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HBeAg与HBsAg,以荧光定量PCR测定HBV DNA水平。统计HBeAg、HBsAg阳性率,比较HBeAg、HBsAg阴性与阳性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与平均拷贝数。结果HBeAg阳性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与平均拷贝数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5)。HBsAg阳性患者的平均拷贝数高于HBsAg阴性患者(P<0.05)。HBeAg和HBsAg均阳性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与平均拷贝数均高于HBeAg、HBsAg单一阳性患者(P<0.05)。HBeAg阳性与HBsAg阳性均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BeAg与HBsAg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 DNA复制水平,特别是高水平HBeAg,与HBV DN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8例,均给予LAM(100 mg/d)联合ETV(0.5 mg/d)抗病毒治疗,疗程为4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相关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及健康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以判断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结果经4个月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1);SF-36评分升高( P <0.01)。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Child-Pugh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对照组行反复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2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生存质量各项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龙云升  罗林 《中国医药科学》2014,(13):61-63,11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序贯组(40例)和联合组(39例),两组均常规予以保肝治疗,序贯组予以拉米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联合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用药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序贯组(P<0.05);两组HBeAg、HBV DNA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0.05),HBV DNA定量显著低于序贯组(P<0.05);联合组用药12个月、24个月的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率分别为10.3%、2.6%,显著低于序贯组的35.0%、20.0%(P<0.05);两组阿德福韦酯的耐药突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显著疗效,耐药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对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重型肝炎患者9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 AFP 水平,分析 AFP 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的 AFP 异常率依次为26.1%、48.1%、81.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生存患者的 AFP 异常率为90.7%,显著高于病死组的49.0%;生存组的 AFP 水平显著高于病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FP 水平越高,病死率越低。结论血清 AFP 水平可作为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判断指标, AFP 越高,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