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甲状腺激素的关系,以及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血清NT-proBNP和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比较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心功能不全程度加重,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依次降低,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LVEF水平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判断心衰程度、治疗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高血压(R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常伴有较严重的心、脑、肾及血管等靶器官损害,预后较差。早期筛查、寻找RH病因、针对病因选择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RH治疗的关键。本文综述RH病因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患病情况及与心、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90例老年(年龄≥60岁)CHF患者、66例心功能代偿的老年心脏病患者和29例老年对照者进行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测定,并与常规心、肾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HF患者MAU患病率为53.3%,较对照组照著升高(P〈0.05)。存CHF组,ACR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评分(r=0.467,P〈0.01),糖尿病史(r=0.417,P〈0.05)和C反应蛋白(r=0.352,P〈0.05)相关,而与其它心、肾功能指标无关。结论:老年CHF患者MAU检出率极高且ACR与心衰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1一般资料 笔者1998年-2006年治疗顽固性失眠68例。其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53.8岁,病程最长者25年,最短1年,治疗前均服用安定等镇静药尚有效,后病情渐重,时彻夜不眠,伴有心中懊恼、烦燥易怒、头昏头痛、面色少华、口唇紫暗、舌红边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数,女性常伴有痛经,月经不调等。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M)被视为冠心病(CHD)的等危症,CHD是引起DM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随着2003年"DM前期"概念的提出,即包括了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两方面[1],认为该阶段约有50%患者易并发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因错过了这一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时机,以致病程晚期引起了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正确评价CHD合并DM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国2001年12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2001年指南)公布对AMI患者住院早期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8-01-2000-12、2003-01-2005-12两个不同时期住院的所有AMI病例,依据我国指南公布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1998-01-2000-12:指南公布前组)、B组(2003-01-2005-12:指南公布后组).结果共有780例患者入选,A组347例,B组433例.指南公布前后两组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指南公布后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率(66.42%vs48.43%,P<0.001)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BB)(40.92%vs75.29%,P<0.00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40.34%vs72.98%,P<0.001)、他汀类药物(26.22%vs67.90%,P<0.001)和肝素(59.94%vs88.91%,P<0.05)等药物的使用率均较指南发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与指南发布前比较也有所增加,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均>0.05);指南公布后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发布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7.71%vs41.50%,P<0.001;17.55%vs31.12%,P<0.001;6.00%vs11.82%,P<0.05;6.47%vs11.82%,P<0.05);心源性休克、梗死延展或再梗死也有所降低,但未达显著统计学差异(6.24%vs8.65%,P>0.05;1.39%vs2.88%,P>0.05).结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对我院AMI患者住院早期治疗影响显著,治疗较前趋于规范化,并显著降低了住院期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将232例ACS患者分为2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130例,同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TBIL、UA及FIB的含量,并与冠脉病变积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UA及FI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TBIL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UA、FIB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TBIL与冠脉病变积分呈负相关。结论:UA和FIB的升高及TBIL的降低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的患病情况及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15例CHF患者(年龄73.62±9.31岁)和67例对照者进行血红蛋白(Hb)、血EPO和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测定。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CHF患者中贫血(女性Hb<120g/L;男性Hb<130g/L)者66例(57.4%)。贫血多见于高龄、高NYHA评分及低LVEF者。贫血组脑钠肽(BNP),ACR及GFR较非贫血组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43,0.006和0.044)。EPO在两组间无差别,但贫血组实测与预计logEPO(O/P)比值较非贫血组显著降低[(1.01±0.20)比(1.09±0.20),P=0.041]。CHF患者EPO与Hb中度负相关趋势(R=- 0.188,P=0.045)。Hb与NYHA评分(R=-0.352,P=0.002)、logBNP(R=-0.245,P=0.043)和logACR(R=- 0.293,P=0.003)有相关的趋势。logEPO仅与NYHA评分(R=0.361,P=0.003)有相关趋势,而与其它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徐静  齐惠英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539-3542
目的研究心宝丸联合卡维地洛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维地洛片,初始剂量为5mg/次,两天后增加至10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心宝丸,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4丸/次,Ⅲ级6丸/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 MWD)、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指数(CI)、6 MWD均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功能指标和6 MWD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元(NT-pro B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NT-pro BNP和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宝丸联合卡维地洛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组 (12 8例 )分为 3组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 34例 ,不稳定心绞痛 (U AP)组 49例 ,稳定性心绞痛 (SAP)组 45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12 8例 )之间 CRP、白细胞 (WBC)、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 CRP和 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0 6和 0 .0 13) ,经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血脂指标后 ,CRP和 WBC水平仍与冠心病患病率显著相关 ,OR(比数比 )分别为 1.6 83和 1.46 8(均 P<0 .0 5 )。 AMI组及 U AP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0 1) ;UAP组与 SAP组相比 ,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