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ADOPT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将乐县南口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ADOPT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40例。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症状、情绪、信息、日常生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OPT模式可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解剖复位稳定1 a黄斑区血流密度,并探讨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首诊为RRD并且通过玻璃体切割复位术,术后视网膜复位稳定1 a的患者42例(42眼)的患眼纳入RRD组,患眼的对侧眼纳入对照组A,同时选择健康眼42例(42眼)为对照组B。对所有入选者均行BCVA和OCTA检查。比较RRD组与各对照组各层黄斑区血流密度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患眼BCVA与血流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管丛、深层视网膜血管丛、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依次为:RRD组:0.422 4±0.089 3、0.483 6±0.074 8、0.527 1±0.039 0;对照组A:0.469 3±0.112 5、0.550 0±0.074 0、0.546 2±0.034 3;对照组B:0.561 9±0.053 7、0.611 2±0.035 2、0.562 6±0.030 4。RRD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相比血流密度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RD组深层视网膜血管丛、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黄斑区血流密度与BCVA存在一定的正相关(r=0.629、0.654,均为P=0.000),浅层视网膜血管丛黄斑区血流密度与BCVA没有表现出相关性(P=0.103)。结论 RRD复位术后1 a患眼各层黄斑区血流密度均较低,血流量没有完全恢复,且BCVA与深层视网膜血管丛、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存在相关性;OCTA能客观有效地分层量化黄斑区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引起视网膜细胞受损和视网膜纤维化,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其发生和发展与糖基化终末产物、白细胞瘀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他炎性因子的相互作用有关.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生物降解缓释系统、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性抗原-1拮抗剂等靶向治疗黄斑水肿已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一定疗效,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银花 《中国校医》2008,22(1):91-92
我校每年都对教职工进行体检,以便在今后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能够做到治有目标,防有重点。我校2006年对教职工966人进行了心律失常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眼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对侧眼黄斑区血流密度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5~11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临床确诊为单眼RVO的78例患者78只对侧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4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3.17±10.12)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42例(CRVO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6例(BRVO组)。选取年龄和性别与RVO患者相匹配的33名正常健康者42只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22只眼,女性16例20只眼;平均年龄(53.48±10.84)岁。3组受检眼均行OCT血管成像检查,以仪器自带软件自动识别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直径6 mm区域及FAZ,自动测量黄斑区浅层和深层血流密度及FAZ面积。对比分析3组受检眼黄斑区浅层、深层血流密度和FAZ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VO组(t=-4.26、-4.93)、BRVO组(t=-4.79、-4.74)受检眼黄斑区浅层及深层血流密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VO组、BRVO组受检眼黄斑区浅层及深层血流密度降低幅度分别为4.13%、5.51%及3.50%、4.58%,深层血流密度的降低幅度较浅层更大。CRVO组受检眼FAZ面积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P<0.05)。BRVO组与对照组受检眼FAZ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P>0.05)。结论:单眼RVO患者对侧眼黄斑区血流密度较正常健康眼降低,黄斑区深层血流密度的降低幅度较浅层更大。与正常健康眼比较,单眼CRVO患者对侧眼FAZ面积减小,单眼BRVO患者对侧眼FAZ面积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25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21眼)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全身麻醉下,应用25G玻璃体切割系统在角巩膜缘做切口行前囊膜环形切除+白内障吸出+后囊膜环形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8个月,观察患儿视力、眼压、前房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前房稳定,无明显虹膜脱出,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表现为明显追光、追物。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除2眼术后第1天发生低眼压(术后第3天恢复正常),所有患儿术后角膜清亮,前房无出血、渗出。随访期间所有患儿视轴区透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25G玻璃体切割系统用于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创伤小,对眼内组织刺激小,术后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holeretinaldetachment,MHR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硅油填充术后的复发性超高度近视性MHRD患者36例(36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行黄斑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术后3个月取出硅油。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术后视力、眼轴长度等指标。结果 3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视网膜复位率为100%;末次随访SD-OCT示22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占61.1%,11眼黄斑部分闭合,占30.6%,3眼仍未闭合,占8.3%;31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visualacuity,BCVA)较术前提高,占86.1%,5眼BCVA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占13.9%;术前患者BCVA为(1.48±0.92)logMAR,术后BCVA为(0.93±0.38)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眼轴长度为(30.95±1.16)mm,术后为(28.46±1.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眼均未发生眼底出血、眼内炎、涡静脉回流障碍、眼前部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尔奇D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治疗作用及TGF-β1/Smads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共60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组、钙尔奇D组、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尔奇D组(联合组),每组12只。地塞米松1mg/kg肌注以建模。同时予各治疗组灌胃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8周后,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体重(P0.05),且联合组体重显著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及钙尔奇D组(P0.05)。治疗8周后,各治疗组大鼠BM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BMD(P0.01),且联合组显著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及钙尔奇D组(P0.05)。8周后,各治疗组大鼠血清Ca、ALP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及钙尔奇D组(P0.05)。8周后,各治疗组大鼠TGF-β1、p-Smad2/3、Smad4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且联合组显著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及钙尔奇D组(P0.05),各治疗组大鼠Smad7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联合组显著低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及钙尔奇D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尔奇D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可增加其骨密度、血清Ca、P、ALP活性,上调TGF-β1,p-Smad2/3、Smad4表达,下调Smad7表达来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将常规治疗方案中的ACEI/ARB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量(SV)、心输出量(CO)、6 min步行距离(6MWT)]、实验室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77.05%(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SV、CO、6MWT和实验室指标AngⅡ、ALD、NT-proBNP、cTn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相比,治疗组LVEF、SV、CO、6MWT分别为(48.2±4.8)%、(66.7±2.9)ml、(4.8±0.2)L/min和(381.6±23.3)m,均高于对照组的(42.5±3.7)%、(62.3±4.6)ml、(4.5±0.3)L/min和(354.1±18.9)m;AngⅡ、ALD、NTproBNP、cTnI分别为(106.1±13.5)ng/L、(302.3±19.8)pg/ml、(295.5±58.9)pg/ml和(0.11±0.0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17.5±17.9)ng/L、(317.6±23.1)pg/ml、(618.7.6±86.4)pg/ml和(0.14±0.02)ng/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黄银花  章晖  叶波  邱新文  刘琼  淦强 《眼科新进展》2016,(11):1054-1057
目的 使用深部增强成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depthimaging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EDISD-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1a以上低视力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分析其与低视力的关系。方法 将南昌爱尔眼科医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1a以上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0.3的患者72例(72眼)纳入研究。行双眼BCVA及EDISD-OCT扫描SFCT检查。分析患眼与对侧健眼术后末次随访的BCVA与SFCT的相关性。结果 患眼术后末次随访SD-OCT检查显示,72眼中,黄斑中心凹正常者3眼(4.2%);外层视网膜微结构异常者69眼(95.8%)。患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转换为5分记录视力为3.59±0.51,同期健眼为4.94±0.11;患眼术后末次随访SFCT为(164.47±62.95)μm,对侧健眼SFCT为(235.47±42.40)μm;患眼与对侧健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SF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与SF-CT有相关性(P<0.05)。患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微结构异常眼与正常眼的BCVA、SF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1a以上低视力眼的SFCT薄,且与BCVA存在相关性;其视力的恢复可能要晚于EDISD-OCT下观察到的外层视网膜微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