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石岩镇利用我省现行的综合防疟措施控制疟疾暴发流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两年时间,发病率由14.51‰下降到2.0‰,现症病人4d3疗程根治完成率超过90%,从而给我省现行的疟疾防治措施在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地区进行疟疾防治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1980—1987年疟疾流行状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3.
溶组织内阿米巴广泛散布,可以引起阿米巴病,并导致致死的肝等重要器官脓肿。全世界总人口约10%受感染,但仅小部分患病。本世纪初以来,欢溶组织内阿米巴种株分类一直有争议。七十年代后期,同功酶技术的应用,开创了阿米巴病研究的新纪元。然而,近年Mirelman等(1986)发现了侵袭性和非侵袭性阿米巴的相互转化,怀疑同功酶分析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间日疟暴发性流行区、低疟区居民和非疟区儿童检查结果,证实间接荧光抗体检查比传统的疟疾调查方法更能全面地测定疟疾流行实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岛昌江县收治恶性疟30例,以测定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其中经体内外同时测定的有14例。按体内测定标准发现Ⅲ级抗性者5例,Ⅱ级抗性者1例,Ⅰ级抗性者6例,敏感者1例,另1例属于Ⅰ级抗性或敏感。经同时使用两种测定板观察结果,各剂量组对疟原虫发育的抑制率及对不同抗性病例测得的抗性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近 10 年来,每年省内有近千万外来流动人口,时常引起局部疟疾流行。1988~1997 年全省报告疟疾49 206例,疟疾年发病率在0.18% ~1.24% ;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95 328 例,平均每年检出9 533 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人占 53.3% ,本省居民占46.7% 。间日疟是广东当前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罕见输血感染三日疟。在 166 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9 种按蚊,其中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发现子孢子自然感染。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调查显示,昆虫学接种率为 0.084~0.665 ,即在该区平均居住1.5~11.9 d 就可能感染疟疾。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防治疟疾及传疟媒介可获得良好效果,也是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疫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用纤维素(Cellulose,CF-11)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 Percoll 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疟(P.v.)、恶性疟(P.f.)和伯氏疟(P.b.)3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v.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 94.7%和 75.4%,而且不影响原虫密度和各期构成比。多个 Percoll 不连续梯度离心测试3种疟原虫裂殖体、滋养体、环状体和未感染红细胞的相对平均密度(kg/L):P.v.分别为 1.059、1.072、1.096 和 1.099;P.f.分别为 1.070、1.079、1.10 和 1.10,配子体 1.085;P.b.分别为 1.059、1.062、1.103 和 1.104。并据此选择各自合适的 Percoll 梯度分离3 种疟原虫,将裂殖体、滋养体同环状体分开,获取原虫纯度(原虫数/100 个红细胞),P.v.由分离前 0.8%至分离后 93.5%,P.f.由2.3%至100%,P.b.由 30.6%至93%,分别提高 113.8、43.4和 2倍。  相似文献   
8.
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控制局部疟疾暴发流行潘波,黄祺林,朱泰华,杨灼宏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广州510300广东是我国历史上疟疾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经过30多年的综合防治,全省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疟区逐渐缩小。1972年起广东陆地地区未发现本地感...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种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NISA诊断试剂盒.检查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453份.非流行区健康对照者血清356份.敏感性为92.1%(47/453).特异性98.3%(350/356)。试剂盒配备齐全.微量检测(血清用量20~10微升).开盒即用、操作简便、整个检测过程约需15min.肉眼判断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特别适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现场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首次现场应用进行评价.在本病流行区选259名职工.以双盲法用粪便清水沉淀法进行对照检测,抗体阳性率50.2%(130/259).虫卵阳性率47.5%(123/25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两法均阳性106例.阳性符合率86.2%.两法均阴性112例.阴性符合率82.4%.总符合率81.2%.与我省常规ELISA法结果相近.显示试剂盒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特别适用于乡、镇卫生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