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佛山市SARS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各区报告的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佛山市共发现SAPS病例25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0.74/10万,病死率为4.0%;经回顾调查,在2002年11月16日发现首例SARS病例,此后陆续出现续发感染病例;发病高峰出现在2003年1月份;病例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56.0%;职业以医务人员为主,占24.0%,其次为食品从业人员,占20.0%。结论 佛山市SARS疫情表现为家庭聚集和医务人员聚集现象。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SAPS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2003~2004年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掌握佛山市动物伤人及接种狂犬疫苗的情况,为制定狂犬病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4年佛山市动物伤人个案调查表和佛山市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3~2004年佛山市因被动物伤及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人数分别为3 438人和3 913人。全部就诊者中居住在城区的5 072人,占总数的69.0%;40岁以下的5 102人,占总数的69.4%;伤及上肢者占45.1%,伤及下肢者占41.4%;就诊前伤口未经处理的占76.8%,处理伤口后来就诊的占23.2%,受伤后马上处理伤口者仅占8.9%。注射狂犬疫苗在受伤后2 h之内的占8.2%,8 h之内的占22.6%,24 h之内的者占32.6%。共报告狂犬病病例4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结论佛山市被动物伤及的人数在增加,受伤后及时注射疫苗的病例比例较低,存在着发生狂犬病病例的隐患,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防病意识和能力,做好宠物的管理工作,规范狂犬疫苗接种工作,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电子游戏、网络成瘾和赌博等成瘾性行为现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学校(含初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和大学)3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佛山市城市青少年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上网和赌博等成瘾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年级的提升呈上升趋势。11.4%的学生每天玩电子游戏≥4h,11.5%的学生每天呆在网络上≥4h,4.3%的学生网络成瘾,21.0%的学生参加过类似赌博的娱乐性活动。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各类精神成瘾行为发生率有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电子游戏成瘾性行为发生率低于其他中学,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及呆在网络上以职业中学学生发生率最高。自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瘾性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自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结论城市青少年中电子游戏、网络成瘾和赌博等成瘾性行为有年龄、性别和学校类型差异,应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联屏障,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大型企业外来工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对大型企业外来工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方法:卫生部门与某试点大型企业签订长期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协议,在企业内部采取包括岗前艾滋病培训、系列宣教等综合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分别抽取1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企业外来工艾滋病各项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政企合作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模式成效显著,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推广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作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佛山市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在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开发“学生健康监护信息系统”,从2007年1月1日起,学校通过信息系统网络报告因病缺勤、发热、腹泻、呕吐、咳嗽、皮疹、红眼症等7个症状指标数据以及异常情况事件。结果113间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入该监测信息系统,2007年1~50周,109间(占96.46%)学校及托幼机构坚持每周及时上报症状监测信息;57间(占50.4%)学校及托幼机构报告基于爆发疫情早期的异常情况事件498起,平均每起小事件报告病例2.5例。结论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在本地区成功建立并正常运作,对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疫情早期预警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艳容  黄祖星 《疾病监测》2013,28(5):400-403
目的 为掌握广东省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特点,分析其发生的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佛山市2005-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12年,佛山市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7起,发病或中毒人数3922人,死亡5例,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报告病种以水痘、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为主,3-6月、9月和12月是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的高峰,学校和幼托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高发场所,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的77.07%。 结论 为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学校幼托机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幼托机构要重点关注手足口病等接触传播的疾病,由虫媒传染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运动锻炼相关行为现状,为制订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学校(含初高中、职校和大学)3 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6.2%的学生每天至少运动锻炼60 min,56.3%的学生每周中每天至少运动60 min不足3 d,83.7%的学生每周中每天至少运动60 min不足7 d。不运动率随着学段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女生高于男生。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超过2 h的学生分别为49.9%、19.6%、18.5%,发生率职业中学高于其他中学;每天平均做作业时间及每周参加各种辅导班时间超过4 h的学生分别为14.8%、7.4%,发生率重点中学高于其他中学。结论城市青少年缺乏运动锻炼行为高发,静态生活方式越来越常见,科学引导青少年,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999-2007年佛山市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分析甲3亚型(H3N2)毒株流行与其HA1基因进化的关系.方法 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培养后血凝阳性者进行型别鉴定.随机抽取每年2~3株甲3亚型毒株的细胞培养物提取RNA后进行HA1基因的逆转录.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在佛山市人群中同时流行.甲型流感毒株是人群感染流感的主要型别.HA1区氨基酸序列与历年的流感疫苗推荐株相比,点突变率为0.3%~6.08%.发生替换的重要位点包括了抗原决定簇的17个位点、抗体结合部位的10个位点和1个糖基化位点.结论 佛山市的甲1和甲3亚型流感毒株活动呈此起彼伏的优势株转换现象.甲3亚型新旧毒株交替迅速,大致按照毒株分离的年代聚类成进化树的不同小侧枝,表明新的流行株出现后可能迅速突破地域局限.提示地区实验室及时监测和研究流感毒株的发生和发展是流感监测网络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2004年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佛山市2004年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行为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5~8月对佛山市两个吸毒人员监测哨点在规定时间内的吸毒人群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815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39岁男性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62.70%;两个哨点HIV抗体阳性率为5.52%(45/815),梅毒抗体阳性率为8.10%(66/815)。结论佛山市吸毒人群中不仅存在因静脉吸毒经血传播HIV的危险,还存在因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佛山市1980—2010年间肝吸虫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为制订佛山市肝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采用的资料来自佛山市1980—2010年间肝吸虫病防治总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80—2010年间佛山市累计检查人群959 905人次,查出肝吸虫感染者232 443例,粗感染率为24.22%,其中1989年检查人群感染率最高,为56.84%(13 506/23 761),至2000年降至历年最低,感染率为3.47%(3 665/105 623),2005年有回升趋势。全市5区均有不同程度肝吸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禅城区(42.49%,11 444/26 933)、顺德区(32.12%,168 139/523 551)、高明区(29.15%,2 041/7 001)、三水区(13.80%,27 813/201 572)、南海区(11.45%,23 006/200 848)。不同年龄组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男性(42.64%,5 103/11 969)高于女性(28.41%,3 406/11 988),≥40岁人群感染率超过50%。结论佛山市1980—2000年间肝吸虫人群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近10年有所反弹,全人群均可感染,以男性、中老年为主,提示肝吸虫病防治是一项须长期坚持的社会性防控工作,既需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也需要群众提高意识,改变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