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关节冲洗术联合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8-12-2020-02诊治的77例Kellgren-Lawrence Ⅱ、Ⅲ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采用关节冲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37例单纯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后1周、2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单纯针刀椎间孔内口松解、针刀椎间孔内口松解加留置针刀及针刀椎间孔内口松解加针刺三种疗法治疗腰突症根性神经痛疗效,探讨针刀的针刺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小儿咳嗽宁糖浆中桑皮苷 A、桑辛素 M、二氢桑色素、黄芩苷、汉黄芩苷、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及白花前胡 E 素 8 个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定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 Ultrasil 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1 mL/ L 冰醋 酸,流速为 1. 0 mL/ min 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 280 nm(桑皮苷 A、桑辛素 M、二氢桑色素、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和 321 nm(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白花前胡 E 素),柱温为 25 ℃ 。 以黄芩苷为参照物,建立其他 7 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 子,计算桑皮苷 A、桑辛素 M、二氢桑色素、汉黄芩苷、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白花前胡 E 素含量。 结果:桑皮苷 A、桑辛 素 M、二氢桑色素、黄芩苷、汉黄芩苷、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及白花前胡 E 素分别在 0. 79 ~ 19. 75、0. 56 ~ 14. 00、0. 38 ~ 9. 50、26. 55~663. 75、4. 66~116. 50、5. 87~146. 75、1. 71~ 42. 75 和 2. 39 ~ 59. 75 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各组分 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 83% ~100. 1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 42%(n = 9),HPLC-QAMS 法计算结果与外 标法(ESM)实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结论:HPLC-QAMS 法为小儿咳嗽宁糖浆提供了一个快捷可行的多指标同步质量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汽化减压联合靶点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拟行椎间盘松解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年龄31~52岁,体重58~70 kg,随机分为3组:经皮激光汽化减压组(P组,n=29)、靶点注射胶原酶组(C组,n=31例)和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组(PC组,n=30).P组光纤经穿刺针达病变椎间盘后进行激光汽化减压;C组在CT扫描下调整针尖位置,固定于突出物表面后注入胶原酶400~600 U,继续进针刺入突出物后注入200~300 U;PC组在激光汽化减压完成后行靶点注射胶原酶溶解术.于术前、术后7、30、60、90 d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分级(M-JOA)评价疗效.结果 与术前比较,P组和PC组术后各时点M-JOA分级升高,C组术后30、60和90 d升高(P<0.05),术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7d比较,P组术后30 d M-JOA分级降低(P<0.05),术后60、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PC组术后30、60和90 dM-JOA分级明显升高(P<0.05);与PC组比较,P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M-JOA分级明显降低,近期疗效分级降低.结论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联合靶点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稳定,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电针与刺络拔罐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PHN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75 mg,2次/d,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定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283,P<0.05);治疗后观察组PRI、PPI和VAS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疼痛程度、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与西医临床治疗手段相比较,电针结合刺络拔罐能明显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病毒载体介导的BDNF与电针对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热辐射痛阈的影响差别,比较基因与电针的镇痛疗效,探讨BDNF对疼痛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损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CCI模型,运用荧光免疫标记法,观察慢病毒载体介导的BDNF与电针干预后大鼠不同时间点(3 d、7 d、21 d)BDNF在相应节段脊髓内表达的变化。另运用BME-410C热痛刺激仪记录大鼠术前(0 d)及术后1 d、3 d、5 d、7 d、9 d、14 d、21 d,各组的热辐射刺激缩足潜伏期痛阈的变化。结果大鼠热痛敏阈值的变化:各组大鼠CCI术前热痛敏阈值均无明显差异。模拟对照组大鼠各时点热痛敏阈值无明显差异。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各时点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CI术后一天各组热痛敏阈值低于模拟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试验组、电针组热痛敏阈值上升,高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P〈0.05),术后7天,实验组上升至最高点,试验组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9天、14天、21天,实验组热痛敏阈值下降,术后7天、9天、14天电针组热痛敏阙值趋于稳定,均高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P〈0.05),术后9天、14天实验组与电针组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21天,试验组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荧光免疫组化观察: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模拟对照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21天时点大鼠L4/5段脊髓阳性神经元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三时点阳性神经元先增加后降低,术后第7天最高,与其他组相比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阳性神经元有所增加,但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DNF参与了大鼠痛敏的过程。可能外源性BDNF表达有利于受损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