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Ⅰ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Ⅱ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Ⅱ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Ⅰ组,术中出血量少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内固定物松动、断钉、患肢短缩、髋外翻、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PFNA治疗可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黄海舟 《当代医学》2011,17(26):4-5
目的研究与探索股骨粗隆下不愈合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从选取33例股骨粗隆下不愈合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股骨近段解剖钢板和重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并对其术后结果追踪分析。结果对33例术后患者通过对手术前后×光的情况对比、是否能站立、是否行走等情况表明在1年的追踪中.其中采用重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的患者恢复速度和治愈情况比应用切开复位股骨近段解剖钢板治疗的患者疗效显著。结论应用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不愈合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在临床中比较容易实施但选用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并发症比较多,相对的采用重建钉内固定虽然在临床开展比较难,但对于患者的康复等各项指标的恢复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3.
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治疗37例38侧髌骨骨折初步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37例(38侧)髌骨骨折(其中横断骨折18例、粉碎性骨折20例),均作骨折切开复位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术后早期被动及主动康复训练.[结果]37例患者中,35例36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根据Bostman~([1])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优32侧,良4侧,一般2侧,差0侧;优良率94.4%.[结论]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6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外科治疗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6例患者,生存时间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年生存率49%。单发胸腰椎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胸腰椎转移者(P=0.015)。肿瘤的病理类刑、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胸腰椎转移者,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5.
黄海舟 《中外医疗》2011,30(24):2-3
目的总结临床路径在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实施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统计2组在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相关数据,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所有方面的数据显示,实施临床路径的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有优势。结论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海舟   《中国医学工程》2011,(7):143-144
目的研究和探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自2008~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80例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结果 80例患者仅有2例因特殊原因放弃治疗,其他DVT患者经积极预防和治疗后,一周内全面消肿,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容易产生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被忽视,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对其的形成应当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早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最大程度上防止静脉血栓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低温消融术(Coblation),是一项全新等离子体组织减容技术,具有精确、可控、有效的特点。该技术所使用的等离子刀(radiofrequency,RF),可在低温下行关节内组织切割、汽化、修整、紧缩、止血等处理。1999年经美国FDA批准使用,国内2000年开始使用。2004年10月~2008年7月,作者应用RF在82例膝关节镜手术中对91膝进行了Coblation,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与颈椎退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1月~2011年12月从茂名市人民医院病案室中查找到60例住院治疗的C4-5椎体滑脱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从体检资料库中寻查到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无颈椎疾患的人员66名作为对照组,对住院号、X线号以及MRI号进行登记筛查,调阅其影像资料及病例资料,进行测量记录。结果观察组中C4和C5椎体右侧和左侧的小关节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4、C5小关节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3、C6小关节角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对颈椎退变程度有明显影响,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海舟 《现代医院》2009,9(8):33-35
目的探讨体重调整固定剂量普通肝素皮下注射预防髋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6例髋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及实验组29例,分别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治疗,两药均为术后12~24h皮下注射,每天2次,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决定,疗程为7d。记录术中术后输血总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计算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输血总量及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及第7天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固定剂量普通肝素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对骨折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