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烧伤病人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它选择血管广泛,不易引起刺破血管形成血肿,能多次使用同一血管,维持输液时间长,短时间内可输入大量液体,是烧伤休克期、烧伤手术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其输液方法是常规消毒皮肤后进针部位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进针方法同一般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留置针外管沿血管方向推进,退出针芯,接通输液。作者就采用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血管的选择、穿刺方法、留置时间及护理作了阐述。认为采用此方法输液简便实用,且国产动、静脉留置针购货容易、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伴中、重度吸人性损伤的患者,在历次的手术过程中,多采用全麻插管术。我科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57例,实施全麻插管术102例次。术后由于我们护理得当,患者全部安全渡过全麻清醒期,无1例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面部烧伤患者194例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小红  黄桃英 《医学争鸣》2001,22(24):2282-2282
0 引言 头面部烧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面部畸形和色素沉着 ,影响美观 ,所以这类患者患病后心理负担很重 .我科1 998- 0 1 /2 0 0 0 - 1 2共收治头面部烧伤患者 1 94例 .针对烧伤患者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反应 ,我们采取了相对应的心理护理 [1] ,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4(男 1 40 ,女 5 4 )例头面部烧伤患者 ,根据烧伤的原因不同可分为 :火焰伤 84例 (43 .3 % ) ;热液伤 6 2例 (3 2 .0 % ) ;酸碱伤 2 8例 (1 4.4% ) ;爆炸伤 1 2例 (6 .2 % ) ;电弧伤 8例 (4.1 % ) .根据烧伤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浅 IIo1 1例…  相似文献   
4.
不同距离静脉留置针的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以来 ,烧伤病人补液一直是护理工作中一项较难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 ,要建立快速、有效的补液通道 ,常通过创面或创面周围的大血管或深静脉穿刺。自 1997年开始 ,我们对距创面不同距离留置针进行细菌培养 ,探讨烧伤后静脉留置套管针的适宜时间。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7~ 2 0 0 0年期间我院烧伤病人共 80例 ,年龄 2~ 76岁 ,其中成人男 45例 ,女 2 6例 ,小儿 9例。 6 0 %~ 95 %的病人为Ⅱ°~Ⅲ°烧伤 ,在 2~ 5岁的 9例患儿中 2 0 %~ 40 %为Ⅱ°~Ⅲ°烧伤 ;创面均用生理盐水、洗必泰清洗后涂黄胺嘧啶银 ;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后不同时段出血的出血量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分析对比100例产后发生出血的产妇资料,对胎盘娩出前、娩出时,产后30、60、120、240min直到产后24h,不同时段的产妇出血量,分析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出血量:出血量最多的时段是胎盘娩出时;产后30min出血量减少;其余出血量逐次减少。危险因素:产妇体重指数、宫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孕期产前检查、异常妊娠史、剖宫产或胎盘娩出异常都对产后出血量造成影响,需要引起重视。结论产后出血最明显的时段是产后半个小时,而且多种不同原因都可能成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且时间不同,因素也各异。  相似文献   
6.
低温可塑板材制作烧伤整形患者的功能康复支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自2001年始采用低温可塑板材,利用板材在大于70℃的水中可变软,冷却后即恢复硬度这一特点,根据患者局部临床需要,设计、制作成功能康复支具,用于烧伤康复期及整形手术后患者局部的固定及支撑,对限制或减轻挛缩畸形,防止皮片挛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制负压吸引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负压吸引主要用于烧伤科Ⅰ、Ⅱ期术后、皮瓣转移术后等病人.术区放置引流管,通过换压持续吸引,吸出皮下积血,积液防止术后感染及血肿形成.一般采用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吸引,但易受停气、停电的影响,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1998年3月至2000年1月,自制了负压吸引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