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心功能和心电图为指标,以机械压迫阻滞针效为手段,比较压迫心包经穴位、经线上非穴位点和该穴点两侧对照点对针刺内关穴针效的影响,检测心包经在体表的循行轨迹。结果,压迫经上穴点针后各项指标变化微小,针效显著降低;压迫两侧对照点则对针效无明显影响。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证明上肢屈侧确有一条与心包经一致的机能路线,并与心脏机能活动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黄晓卿  许金森 《针刺研究》1993,18(2):98-103
我们过去的工作表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上是循经的。为了进一步弄清皮肤低阻点分布的循经程度,以及在不同体区皮肤低阻点分布的特点,本文又对足三阳经和任督脉进行了观察。对25名成人志愿者观察的结果表明:虽然足三阳经跨越了多个体区,行程最长,路线也较复杂,任督脉则分布于躯干的前后中线,颇具特色,但在各该经脉循行经过的范围内,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上是循经的。绝大部分皮肤低阻点都位于经脉路线上,或其两侧5毫米范围之内,散在于非经脉区者不多。在背部进行大范围的扫描观察中,低阻点虽然随机出现,但仍集中分布为五个区带,其位置与督脉和左右膀胱经内外侧线基本一致。以上事实进一步说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确有循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应用自行研制用于皮肤电阻抗检测的微机系统与对人体皮肤低阻点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皮肤低阻点分布基本上是循经的。实验证实此方法可靠,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频率和取穴调节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的效应差异,为电针治疗排尿障碍症穴位及电针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0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据穴位及电针频率分为中极2Hz和100Hz、三阴交2Hz和100Hz、曲池2Hz和100Hz6个亚组)。静脉输注0.05%山莨菪碱建立逼尿肌功能减弱模型,检测指标为各组充盈期膀胱内压波形及排尿期分时排尿速度。结果:1)中极2Hz、三阴交2Hz、曲池2Hz、三阴交100Hz组的排尿初速度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2)所有2Hz电针组排尿速度随时间下降的速率均大于模型组(P<0.05);3)2Hz电针不同穴位加快初始排尿速度的效应存在穴位差异性,效应大小依次为:三阴交=中极>曲池。结论:1)电针可显著加快逼尿肌功能减弱模型排尿期的排尿速度;2)2Hz电针加快排尿速度的效应优于100Hz电针,且效应存在穴位差异性,三阴交和中极穴优于曲池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近20年来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研究状况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9年4月针刺治疗PD的中英临床研究文献中的概况、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45篇,约半数研究基本符合随机对照临床设计,但完全符合临床研究原则的论文为数极少。初步显示,针刺结合西药治疗PD的疗效好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针刺治疗PD的临床研究意义大,但研究量偏少,质量不理想,需要在研究方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胃经和心包经穴位对多器官功能调节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和比较心包经和胃经对胃和心脏机能的调节。方法:用药物(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制作胃和心脏机能偏态的背景。分别针刺分属心包经的3个穴位和胃经的4个穴位.同步观察针刺后心脏和胃的机能变化,比较不同穴住针刺后的调节效应。结果:(1)心包经和胃经的不同穴住针刺效应基本一致。(2)各个穴位刺后基本完奎克服药物对胃电节律的影响。(3)各个穴位针刺后可部分消除药物对胃电波幅和心率的影响。结论:(1)胃经和心包经的穴位对胃和心脏的调节无明显差异。(2)针刺对胃电节肆的调控效果优于对胃电波幅和心率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臂内侧皮肤低阻点的循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专用于皮肤阻抗检测的微机系统对12名受试者前臂内侧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观察,测试范围覆盖了前臂内侧的全部皮区。所测得的391个皮肤低阻点相当集中地分布在手三阴经的循行路线上及其两侧旁开5毫米的范围之内,把手三阴经的循行路线清楚地显示了出来。在本实验中,皮肤低阻点的出现是随机的,但从总体上看,结果却是循经的。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皮肤低阻点的循经分布确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绝非实验误差或其他人为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9.
胆经与眼暗适应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眼与胆经的关系,作经脉——脏腑相关性研究。观察针刺胆经下肢的光明穴、躯干的带脉穴、颈部的风池穴对暗适应性的影响。与不针刺和针刺胆经旁开的非穴位点作对照。结果表明,针刺胆经诸穴使暗适应能力提高的程度高于针刺非经穴组和不针刺组。说明胆经与眼的功能调节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刺左右侧心包经对心脏机能活动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针刺左侧和右侧心包经穴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针刺左侧心包经穴位的针效较针刺右侧者出现更早,效应也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