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泰县原属碘缺乏病中等病区。1985年开始实行以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了解补碘后儿童碘营养状况,摸清碘缺乏病病情消长趋势,建立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机制,现将1995、1997、1999、2001、2003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8 ̄10岁在校儿童。1.2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PPS)在全县抽取30所小学,在被抽到的小学中,随机抽选8 ̄10岁学生40名,进行甲状腺检查,同时随机抽取其中7名学生的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和盐碘。甲状腺检查采用触诊法,尿碘测定采用砷铈酸消化法,盐碘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1.3质量保…  相似文献   
3.
病例 患者,男,64 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6 年,右足皮肤坏死2周"于2019年4月2日入院.患者2013年明确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平时不规则服用骨化三醇及醋酸钙等药物,1月前患者右足小趾皮肤变红紫伴有痛感,自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日两次,每次0. 3),疼痛无缓解,2周前开始出...  相似文献   
4.
通过报告1例颈内静脉置管导管误入锁骨下静脉的病例,旨在引起临床医生对颈内静脉置管术罕见并发症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腔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池州市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5年9月-2018年12月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41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透析前临床资料,连续随访观察至2019年12月31日。根据患者透析前NLR、MLR水平,分为NLR升高组、NLR正常组和MLR升高组、MLR正常组。采用Log-rank法比较其差异,诊断价值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LR、MLR对患者腹腔透析期间发生腹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LR、MLR升高组患者首次透析至腹膜炎发生的时间缩短(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LR、MLR、NLR+MLR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49、0.831(P<0.05);多发性腹膜炎组基线NLR、MLR水平高于单发性腹膜炎组(P<0.05);因腹膜炎病死患者基线NLR、MLR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基线NLR、MLR升高的腹膜透析患者较早发生腹膜炎,其水平对于腹膜炎发生具有预测价值,且对于判断是否为多发性感染及患者死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泰县强化酒家、歌舞厅监测管理福建省长泰县卫生防疫站(363900)杨长龙,吴丹,黄庆龙福建省长泰县卫生防疫站最近对县内一些较高档次的酒家和歌舞厅进行了卫生监测管理。他们监测的项目有:温度、湿度、风速、CO、CO:、细菌总数、噪声、照度等8项指标。对...  相似文献   
8.
莪术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莪术中富含挥发油,且成分相当复杂,主要为倍半萜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经研究发现,莪术的提取物——莪术挥发油有较好的抗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三联化疗治疗多菌型麻风病的远期疗效。方法10例多菌型麻风病人均采用三联化疗方法治疗。结果44个月后疗效结果:治愈3例,接近治愈2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例,疗效进步率达100%。结论三联化疗其远期疗效可靠降菌效果好,对皮疹、结节吸收消退显著,副作用低,是目前治疗多菌型麻风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发与多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寻找多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3年池州市人民医院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炎的发病次数分为单发组(3年间发病1次)和多发组(3年间发病≥2次)。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原发病、透析月龄、操作者及操作环境,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 如初次发病前血红蛋白值、血浆白蛋白值、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初次发病病原菌培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单发组比较,多发组患者年龄较大,透析年限较长,总体文化程度较低(P?<0.05)。单发组基础疾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19/42),而多发组以糖尿病肾病居多(10/16),两组在基础疾病的构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组多数患者独立完成操作,有独立操作间的患者数比例较高。单发组初次发病前hs-CRP低于多发组,初次发病前血浆白蛋白高于多发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月龄及初次发病前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腹膜炎多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透析月龄及初次发病前的血浆白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腹膜炎多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