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根据2005年纳入项目干预管治的妊娠梅毒病例数,假设这部分妊娠梅毒病例未接受筛查及治疗,按妊娠梅毒自然病程各种妊娠结局发生率发展,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同时查阅项目办公室财务报表和回顾性调查,掌握项目机构成本和个人成本,在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成本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该项目共投入干预成本522.75万元,其中机构防治成本及个人成本分别占45.79%、54.21%。共对159 017例孕产妇进行了免费梅毒血清学检测,发现孕产妇梅毒阳性827例,其中627例梅毒孕产妇选择继续妊娠,200例终止妊娠。妊娠期间接受规范青霉素抗梅毒治疗的584例梅毒孕产妇,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30例,其中先天性梅毒患儿4例,新生儿死亡1例,低体重出生儿25例;不良妊娠结局干预成功率为90.72%,避免各种不良妊娠结局293例,每避免1例不良妊娠结局投入的干预成本为1.78万元;先天性梅毒阻断成功率为96.80%,阻断先天性梅毒活产儿121例,每阻断1例先天性梅毒投入的干预成本为4.32万元;三期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佛山市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存质量现况,探讨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HIV/AIDS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WHO QOL HIV-BREF量表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随访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HIV/AIDS进行调查,并收集该人群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上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的人口学信息及相关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HIV/AIDS179例,男性占72.07%,平均年龄为(39.56±11.65)岁,以30~39岁年龄组居多,占33.5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1.40%;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51.40%;职业以有职业为主,占80.45%;50.28%的病例是HIV感染者,49.72%是艾滋病患者;非本市户籍者占64.25%;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63.69%。调查对象在心理领域(13.17±2.72)、独立性(14.12±2.75)及社会关系领域(12.94±2.53)的得分均低于常模(均P0.01),在精神支柱/信仰/宗教领域(14.29±3.06)的得分高于常模(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生存质量有关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学历、是否本地户籍、感染途径、是否接受抗机会性感染药物治疗、是否获得宣传材料、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是否获得安全套(P0.05或P0.01),其中输血/血制品感染的人群在生理领域、独立性和精神支柱/信仰/宗教3个方面的生存质量得分较低(偏回归系数分别为-4.67、-4.00、-7.24)。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HIV/AIDS其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且对该人群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应的领域制定相关的措施以提高HIV/AIDS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多部门合作试点运行状况,为继续提高流动儿童发现率,提升其免疫规划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促进项目中,佛山市南海区建立起流动儿童发现及转介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将311名基层防保人员和342名村级流动人口管理人员分为两组进行调查,应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调查数据,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0%的防保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超过50.0%的人员同时兼做其他岗位工作;83.8%的防保人员利用手机短信,多半人通过下乡查漏、给居委会发通知、根据居委会提供的流动儿童名单等措施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据外来儿童登记簿和计生部门提供出生儿童资料发现流动儿童,两组的认可度不同(P0.05)。38.0%的人员反映流动儿童越来越少,76.8%的防保人员和56.8%的流动人口管理者人认为家长不配合(P0.01)。两组都有近60.0%人员认为其他工作太多,难以兼顾这项工作(P0.05),普遍认为提高奖励、合理分配奖励金和简化流程是提高流动儿童发现率的有效措施。结论在项目实施阶段建立的流动儿童发现及转介机制可有效地发现流动儿童,提高其免疫规划接种率,有必要争取资金推广实施,确保该机制的长期、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4.
黄喜明  周华  凌莉  洪福昌  潘鹏 《中国卫生统计》2012,29(4):582-583,585
目的对2005年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探索适合深圳市情的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防治模式。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根据2005年纳入项目干预管治的妊娠梅毒病例数,假设这部分妊娠梅毒病例未接受筛查及治疗,通过比较假设与真实之间的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对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①2005年项目共投入干预成本522.75万元,其中机构成本239.37万元,占45.79%;个人成本283.38万元,占54.21%。②共挽救4045.86个DALY。③总效益为24549.75万元,其中直接效益为31.11万元,间接效益为24518.64万元;净效益为24027.01万元,成本效益比为1:46.96。结论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蕴藏着巨大的社会远期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控提供对策。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广东省所有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10—2014年广东省共报告177起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病例44 437例,发病率为9.22/10万,死亡5例,病死率为0.011%。报告高峰在9—10月,占总数的63.84%(113/177)。19个地市报告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省的90.47%(19/21),报告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最多的地市为广州市。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环境类型以城区居民区为主(57.29%,110/192)。结论广东省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起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报告地域不断扩大,登革热疫情已从之前的散发、偶尔暴发变为全省流行。防控登革热应注重尽早发现病例、及时落实防控措施、积极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登记并有随访记录的41例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收治的全部非HI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分析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结果:HIV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41.7±7.9)岁,明显低于非HIV恶性肿瘤(58.7±1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6, P<0.001)。HIV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类型为,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和卡波济肉瘤,合计占65.85%。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及其他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表现为HIV人群明显低于非HIV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IV期是HIV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R=3.838, P<0.05);而采用HARRT治疗和抗肿瘤治疗联合疗法(RR=0.062)、诊断恶性肿瘤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RR=0.177)是HIV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本地区HIV/AIDS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为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和卡波济肉瘤。HIV合并恶性肿瘤时的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非HIV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分期、治疗情况、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佛山市公安干警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为开展对警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资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参加警察学校培训255名公安干警学员就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公安干警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达到86.65%;②艾滋病"窗口期"概念知晓率较低,仅为42.75%;③艾滋病职业暴露后,保密工作及伤口处理方式认知不足,仅52.94%人认为要做好保密工作,53.33%的调查对象错误的认为发生职业暴露后要局部按压伤口。结论佛山市公安干警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部分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对公安干警应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培训重点需要放在公安干警知晓率较低的相关知识上,提高他们对艾滋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佛山市南海区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0例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服药情况、未服/漏服原因、不良反应等进行问卷调查,依照Morisky等推荐的服药依从性标准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80例患者中,服药依从者88例,依从率48.9%。患者服药时间1个月~6年,治疗方案分布中,147例(81.7%)患者的服药方案为AZT+DDI+NVP或D4T+DDI+NVP组合。药物不良反应前3位依次为头痛和头晕(27.5%),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20.0%),药物性皮疹和皮肤瘙痒(1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显示:患者文化程度、服药时间是影响AIDS患者HAART治疗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AIDS患者HAART治疗服药依从性较低,患者文化程度和服药时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