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及相应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14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7例;实验组孕妇均给予综合的产前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产前护理,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产前护理需求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胎儿情况是高危孕妇中需求率最高者,需求率达74%,当前孕妇身体情况位居第二,需求率为58%;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了解高危孕妇的护理需求,并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孕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开放式护理策略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相同的结扎、消毒和断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传统脐带包扎护理,开放组不做包扎,行暴露脐带残端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情况以及脐带自然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和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脐带自然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脐部开放式护理可有效减少脐带残端出血和感染概率,促进脐带早期脱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围生期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围生期高危儿临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成新生儿早期干预组(A组)、婴儿早期干预组(B组)、1岁以后干预组(C组)和20例正常的足月儿正常儿组(D组),采用NBNA评分等进行评估,对有高危儿进行随访研究和早期干预。结果经过干预后,A、B、C组患儿在运动发育上与D组的差距逐步缩小,而这3组异常干预中,干预得越早,效果越好。围生期高危儿经1个月干预后,NBNA评分明显差于正常组对照儿(P〈0.05),而3个月后,3组患儿的NBNA评分与正常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生期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运动能力等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本院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评估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评估的1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后2、1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0.5、1、2及6 h的宫缩强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12、24 h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产后0.5、1、2及6 h的宫缩强度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价值较高,且可有效评估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改善宫缩、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性分析延迟断脐时间对新生儿产后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临产的11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延迟断脐组(延迟组)和常规断脐组(对照组)各57例,延迟组在新生儿娩出后60~90s之间结扎并截断脐带,对照组在新生儿娩出即刻(10s内)结扎并截断脐带;比较两组产后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脐带出血量,Apgar评分,脐血和产后1周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并随访产后2周之内新生儿贫血和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结果延迟组胎盘残余血量和脐带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1周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周内新生儿贫血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pgar评分、脐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产后1周外周血胆红素水平、以及产后2周黄疸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当延迟断脐时间可增加胎盘向胎儿的血液灌输量,降低脐带损伤出血量,有效预防新生儿贫血,且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和Apgar评分无显著影响,不会增加黄疸风险或降低新生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赖翠婷  麦桂霞 《现代保健》2013,(12):128-129
目的:探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本院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评估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评估的1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后2、1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0.5、1、2及6h的宫缩强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12、24h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产后0.5、1、2及6h的宫缩强度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价值较高,且可有效评估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改善宫缩、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