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植入式微波在离体猪乳腺实质的消融形态和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通过不同时间及功率组合对离体猪乳腺组织进行消融,观察其消融范围及形态。结果在功率20~60W,时间3~10min时微波消融离体猪乳腺组织的形态均为水滴形,可获得(1.65±0.06)cm~(3.78±0.10)cm的长径范围、(1.08±0.05)cm~(2.70±0.00)cm的横径范围和(1.27±0.70)cm3~(15.07±0.21)cm3的体积范围,形态规则。结论应用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对猪离体乳腺组织进行消融,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消融体积及消融形态。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及ACQ定量分析软件,对4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共50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记录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比较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平均为135.19±28.16dB及72.91±19.22dB;MVD值平均为43.44±12.22及17.14±9.18,肝细胞肝癌组造影峰值强度及MVD值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细胞肝癌造影峰值强度与MV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86)。结论: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可作为肿瘤内的血管生成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对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超声检查得以显示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8个乳腺病灶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检测,绘制病灶整体与局部弹性数值两种模式的ROC曲线,并比较不同性质的病灶整体与局部弹性数值曲线下的面积。结果乳腺病灶整体弹性比值在3.48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8%;乳腺病灶局部弹性比值在32.05时诊断的敏感度为97.1%,特异度为81.8%。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乳腺病灶整体与局部弹性数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和0.91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病灶整体与局部弹性数值可评价肿物硬度及其均匀性,为判断乳腺病灶良恶性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导航技术及机器人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肿瘤热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琼脂糖球包埋于牛肝中制成实验模型,分别使用常规超声引导方法和两种自行研制的新方法——导航引导方法和机器人辅助方法进行穿刺操作,共进行40次实验,测量针尖到预定点的距离。 结果:机器人辅助穿刺方法优于导航引导方法和常规超声引导方法,导航引导方法优于常规超声引导方法。 结论:导航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肿瘤的热消融治疗可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但需要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25例鼻腔鼻窦占位病变患者的鼻窦增强CT及头颅MRI薄层扫描图像数据,使用自行编制的三维重建软件FitMe DICOM viewer 0.15.1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用眼球及枕骨大孔中心点进行CT-MRI的点配准,利用该软件进行融合、分割和三维可视化重建,采用虚拟内镜下观察法、体绘制分割法、自动空间测量法及人工空间测距法对重建后的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及测量.结果 融合后图像中的重要解剖标志吻合度好.分割的图形边界清晰、完整.重建的结构显示完整、连续、表面光滑.模拟内镜经鼻的观察方式可从鼻腔内部显示颅底各组织的立体结构,三维旋转及透明度调节流畅.体绘制分割后的颅骨残端边界清楚、边缘圆滑,可同时显示骨性标志与颅内软组织模型.测量25例患者肿物模型最大径线自动测量法为(32.007±15.311)mm,人工测量法为(30.240±15.16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09,P<0.05).结论 利用眼球及枕骨大孔中心点进行点配准的方法可用于头颅CT-MRI图像配准.基于CT-MRI融合图像三维重建出的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软组织的大小,通过自动测量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模型三维测量.重建模型可通过虚拟内镜或体绘制分割来实现由鼻腔内部观察或由外向内观察颅底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将CT-MRI融合图像应用于颅底外科三维重建中,可进行手术人路规划、手术风险评估及空间测量,并为导航图像的立体显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肝癌患者的治疗中,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介入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超声图像具有实时性,其被广泛地应用到介入治疗手术过程的导航。但是,在二维超声引导下,手术过程中病灶区域靶点的定位以及手术器械的精确放置难以达到实践的要求。本研究描述了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中三维超声导航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穿刺路径规划,而且能够跟踪穿刺针并且实时的切片图像。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穿刺精度可控制在5mm之内。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准确定位病灶区域,精确放置手术器械,提高了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动脉血栓溶解后形成下级动脉内微小栓塞对组织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随机取兔一侧股浅动脉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经血管外电刺激制作血栓模型,葡激酶静脉溶栓。观察股浅动脉下级血管再灌注前后影像的变化,采用灰度平均计算组织内造影剂的平均密度,比较溶栓前后组织造影剂密度的变化,病理查找组织内的微血栓。结果:血管造影可显示股浅动脉以下4-5级0.2mm小血管走行和分布;实验组8只动物均发现下级小血管充盈不良(共17处),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检查实验组在下级小动脉内发现4个微栓子(50.0%),对照组未见微栓子;实验组血栓溶解后组织造影剂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充盈不良的小动脉支配区的组织造影剂的密度低于充盈正常小动脉支配区。结论:大动脉血栓溶解后的血栓碎屑可使其下级血管发生微小栓塞,微栓塞可减少大血管再通后组织的再灌注,影响再通治疗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肝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参数在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及ACQ定量分析软件,记录59例患者共70个肝局灶性病灶的造影剂到达时间、造影剂灌注达峰值强度时间,并比较良恶性肿瘤在这些参数上的差异。结果肝良性病灶、恶性病灶及病灶旁肝组织造影剂到达时间分别平均为(15.26±2.79)s,(12.71±2.11)s及(15.88±3.00)s,恶性病灶组造影剂到达时间显著早于良性病灶组及病灶旁肝组织(P=0.000);良性病灶、恶性病灶及病灶旁肝组织造影剂灌注达峰值强度所用时间分别为(39.63±5.36)s,(23.25±4.55)s及(38.04±4.19)s,恶性病灶组显著早于良性病灶组及病灶旁肝组织(P=0.000);良性病灶、恶性病灶及病灶旁肝组织的峰值强度分别为(23.12±4.01)dB,(25.83±3.56)dB及(16.45±3.89)dB,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病灶旁肝组织(P=0.000)。结论肝局灶性恶性病灶造影剂到达时间及造影剂达峰值强度的时间均显著早于良性病灶,在肝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9个病灶),其中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嗜咯细胞瘤1例,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3例。肿瘤直径2.0~4.5cm。治疗时在超声引导下将水冷式微波天线置入肿瘤内,肿瘤直径<2cm者使用一根微波天线,肿瘤直径>2cm者使用2根微波天线。邻近肠道的肾上腺肿瘤,在微波辐射时瘤周测温,保持治疗温度<54℃,同时辅以瘤周无水乙醇注射(5~8ml)以增强疗效。微波消融后3d内行超声造影观察有无残存肿瘤,造影无肿瘤残存者于治疗后第1、3个月,随后每3~4个月行增强CT/MR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病灶在1次消融后完全坏死,1例病灶在2次消融后完全坏死,微波消融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期内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是治疗局限性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