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尿激肽原酶(HUK)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 6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HUK处理组,后两组又按不同观察时间点分为再灌注6h、12h、24 h、72 h、168 h共5个亚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HUK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UK处理组按浓度17.5×10-3PNAU/mL,1.0 mL/kg,于再灌注后3h尾静脉注射给药,1次/d.采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及Caspase-3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即有细胞凋亡,于24 h达到高峰,至168 h仍可见凋亡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均于再灌注24 h达高峰,至168 h仍有较多表达.除168 h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间点HUK处理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量、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UK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6~72h)时能抑制细胞凋亡,推测与其减少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阻断剂AG490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AG490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AG490组于脑缺血即刻及再灌注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AG490 1 mg/kg。再灌注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组织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caspase-3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AG490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低(均P<0.05);凋亡细胞数及P-JAK2、P-STAT3、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AG490可阻断JAK2/STAT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有效抑制caspase-3表达,减轻缺血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损伤、细胞凋亡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脑缺血开始时及再灌注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于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1otting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1);P-JAK2,P-STAT3免疫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凋亡细胞也减少(P<0.01).结论 依达拉奉尚能通过抑制与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的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AG-490拮抗谷氨酸对PCI2细胞中P-STAT3活性的上调作用及其抗凋亡意义。方法谷氨酸诱导PCI2细胞凋亡。Hoehest荧光染色观察PCI2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评价凋亡百分率。Westernblot测定P-STAT3蛋白表达量,M,丌检测PCI2细胞存活率。结果谷氨酸诱导PCI2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00),如予Jak/STAT3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预处理,则其表达被下调(P=0.002),细胞凋亡率减低(P=O.000),细胞存活率升高(P=0.000)。结论AG-490拮抗谷氨酸诱导的PCI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STAT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AG-490拮抗谷氨酸对PC12细胞中P-STAT3活性的上调作用及其抗凋亡意义。方法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Hochest荧光染色观察PC12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评价凋亡百分率。Westernblot测定P-STAT3蛋白表达量,MTT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结果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00),如予Jak/STAT3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预处理,则其表达被下调(P=0.002),细胞凋亡率减低(P=0.000),细胞存活率升高(P=0.000)。结论AG-490拮抗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STAT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神经科监护病房(NCU)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谱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85例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进行痰菌分离,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07株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51%,阳性球菌占30.91%,真菌1例,占0.4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9%,铜绿假单胞菌占14.49%,肺炎型肺炎克雷伯氏菌占8.7%,阴沟肠杆菌占6.76%,产气肠杆菌占6.28%,药敏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明显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硫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结论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临床上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超早期开始使用盐酸法舒地尔的效果,动态监测血清S100β蛋白,初步评价其药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学证据。方法运用介入技术及自体血栓栓塞建立家兔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术后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和盐酸法舒地尔组。盐酸法舒地尔组每日静脉给予盐酸法舒地尔9mg/kg,并每隔24h检测一次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d后处死家兔后行脑组织切片,TTC染色后计算梗塞体积大小。结果造模后7d,两组家兔均存活;盐酸法舒地尔组家兔半球梗塞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1);盐酸法舒地尔组神经功能评分普遍优于生理盐水组。盐酸法舒地尔组较盐水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低,且出现浓度高峰延迟。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塞超早期(6h)开始使用盐酸法舒地尔7d后能明显缩小梗塞面积,明显改善预后,其作用之一可能归功于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损伤、细胞凋亡及caspasc-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依达拉奉治疗组于脑缺血开始时及再灌注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生理盐水治疗组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同样过程造模,但不插入尼龙线造成缺血.造模后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脑缺血再灌注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凋亡细胞也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减轻脑缺血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推测其机制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同时应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观察其影响.结果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再灌注损伤3h P-JAK2、P-STAT3蛋白可见少量表达,12h表达增强,24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68h后仍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细胞也显著增多,再灌注24~48h达高峰,凋亡细胞的变化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变化一致.应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不但阻断JAK2的磷酸化、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而且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引发JAK2、STAT3的活化,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后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P-STAT3)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发生凋亡,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500μmol/L谷氨酸作用5、10、20、30、60min组,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定量观测PC12细胞P-JAK2与P-STAT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为(2.71±0.32)%;经500μ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0min,凋亡率增加到(61.20±4.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Westem blot检测结果表明P-JAK 25 min在胞浆中开始表达,20min达最高峰,是5min组(3.52±0.20)倍(P=0.002);P-STAT35min表达增强,30min达高峰,为5min组的(4.76±0.17)倍(P=0.000)。结论细胞损伤激活了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该通路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