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鸡肉、鸡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情况。方法于2017-2018年,从陕西省10个地市的主要超市(商店)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鸡肉、鸡蛋样品共329份,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依据235号公告中规定的限量标准对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出率为21.0%,超标率为4.26%,其中强力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四环素的检出率分别为17.9%、9.73%、4.26%和1.82%;强力霉素和土霉素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3.95%、0.30%。164份鸡肉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出率为33.5%,超标率为1.22%;165份鸡蛋样品中检出率为8.48%,超标率为7.27%。结论陕西省市售鸡肉鸡蛋中存在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情况,状况不容乐观。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强化养殖环节的监管,加强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力度,保证市民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对渭南市2012 - 2016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渭南市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2012 - 2016年2 492份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就月份、年龄、职业、与患者症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 492份ILI标本共检出阳性377份,总阳性率为15.13%(377/2 492),2012 - 2016年4个监测年度优势流感病毒分别为季节性H3、新甲型H1N1(2009)、季节性H3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流感流行高峰在1 - 2月,5~15岁人群阳性率高于0~5岁人群。流感阳性病例男女比例为1.28∶1(204∶159)。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阳性率分别为11.12%(125/1 124)、16.80%(150/893)和19.64%(87/443),发病3 d内流感阳性率较高为15.56%(329/2 115),伴有咳嗽或咽痛人群流感阳性率(19.80%)高于无咽部症状者(5.59%),流感阳性率与患者体温呈正相关,甲型H1N1(2009) 流感分离阳性率最高,为67.86%(57/84)。结论 渭南市各亚型流感毒株逐年交替流行, 流感流行高峰位于第一季度。应加强在校学生流感监测,采集咳嗽或咽痛或体温较高等症状较明显的病例标本。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受污染的食品种类,为保证本市居民食品安全,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11-2012年共采集11类共528份食品样品,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O157:H7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及蜡样芽胞杆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28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6株,总检出率为6.82%;其中致病菌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4.46%),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97%),阪崎肠杆菌(1.92%),单增李斯特氏菌(1.58%),沙门菌(0.81%);志贺氏菌和O157未检出;各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20,P<0.05)。不同类别食品中糕点及饼干类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20.00%),其次是凉拌菜(11.11%);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超市的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8.24%),其次是餐饮行业(8.00%)。结论 渭南市市售食品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5 - 2016年共采集渭南市售12类共411份食品样品,按照《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对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10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411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11株,总检出率27.01%(111/411);其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最高(34.04%,32/9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73%,43/257)和蜡样芽胞杆菌(15.83%,19/120)。不同食品类别中生畜肉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66.67%,20/30),其次为生禽肉(63.64%,14/22)和淡水产品(49.35%,38/77)。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养殖场的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48.33%,29/60),其次为零售便利店(33.33%,25/75)和街头摊点(28.89%,13/45)。结论 渭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生畜禽肉和淡水产品是易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渭南市2017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市手足口病病原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对渭南市2017年785份疑似手足口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哨点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为针对性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渭南市戒毒所、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共监测吸毒人员1 600名。以男性(95.7%)、30~49年龄组(63.2%)、在婚(61.9%)、汉族(98.8%)以及陕西省户籍(95.9%)为主;4年间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9.3%,其中2015年最高,为99.2%,2016年最低,为12.1%;4年中有6个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有增高趋势(P<0.05或P<0.01);高危行为中使用海洛因人数占90.9%;注射毒品人数占35.0%;共用针具人数占11.5%; 4年HCV抗体总阳性率为52.1%。结论 2014—2017年渭南市吸毒人员HCV抗体阳性率高,应加强对该人群开展干预管理,尤其是受治人员的心理咨询和高危行为干预,降低相关传染病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受污染的食品种类,为消除单增李斯特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保证居民饮食安全,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1-2015年采集渭南市餐饮服务和流通环节销售的10类共739份食品样品,依据GB 4789.30-201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离和鉴定。 结果 739份样品中共检出单增李斯特菌 22株,总检出率为2.98%;2015年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7.05%),其次为2013年(3.41%)和2011年(1.96%);不同种类食品中生畜禽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17.31%),其次为冷冻挂浆鱼糜制品(5.00%)和熟肉制品(3.33%);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零售便利店的样品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9.33%),其次为超市(3.57%)和大中小型餐馆(3.08%);不同年份及不同种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度中第二季度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3.49%)。 结论 2011-2015年渭南市多种食品及食品餐饮流通环节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较为普遍,存在引发公共卫生问题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渭南市艾滋病(AIDS)筛查中心实验室质控过程并分析质控结果,以提高基层 AIDS 筛查实验室质控水平。方法先采用“即刻法”分析本实验室2013年度前20次试验质控数据,随后利用 Levey-Jennings 质控图法评价后续数据。结果两种方法各判定相应质控数据在控,全年检测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结论基层 AIDS 筛查实验室需要重视影响质量控制的各个因素,才能保障检测工作质量,提高质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哨点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为针对性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渭南市戒毒所、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共监测吸毒人员1 600名.以男性(95.7%)、30~49年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