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此等婴儿TTV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途径.方法对26例TTV阳性的产妇并坚持母乳喂养的婴儿定期进行复查(应用巢式-PCR法).在分娩及随访6个月时进行血清、乳汁、脐血(婴儿血清)的TTV检查.结果26例中的20例得到随访.乳汁TTV阳性率为50%(10/20),脐血TTV检测均为阴性;产后6个月时,母血TTV阳性率为30%(6/20),母乳汁TTV阳性率为90%(18/20),婴儿血清的TTV阳性率为20%(4/20).结论孕产妇血清的TTV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乳汁及血清之间在TTV感染方面并无严格的对应关系.乳腺有蓄积TTV的作用,母乳可能是婴儿TTV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少良 《护理学报》2003,10(4):32-32
2001~2002年,我科对传统的新生儿留置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临床应用55例,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资料:本组55例,均为出生后数小时到28d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为1500~3800g,其中足月儿25例,早产生30例。方法:按常规备好插胃管物品,如:一次性8号新生儿胃管、石蜡油等。患儿平卧位,量好胃管长度,润滑后沿新生儿口腔一侧缓慢送入至刻度,判断在胃内后,用10号缝合丝线在靠近嘴唇处胃管上打死结,打死结后留两线长约8cm,分左右用1cm×1.5cm胶布固定于新生儿左右脸上,而后线头返折再用1cm×1.5cm胶布重叠固定于前一片胶布上。2结果本组55例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围产期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可引起脑发育迟缓、脑瘫、癫痫、听觉障碍等后遗症。其不仅影响新生儿生命健康,也是我国伤残儿童常见病因之一,预后不良率在30%左右。现对有关HIE护理的观点、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魏少良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1058-1058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抢救及手术的一项基本操作,如何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让家长满意,是儿科护理管理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因素和心理因素两种,家长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希望能一针见血,有的家长对护士的穿刺进行无理的干涉甚至指责,给操作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了护士技术水平的发挥,若护士不能一针见血,家长不满意,认为护士技术差,对护士大发脾气甚至责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TTV阳性产妇所产婴儿TTV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途径。方法 :选择定期复查并坚持母乳喂养且血清TTV阳性产妇 31例 ,应用巢式 -PCR法检查分娩及随访 6个月时的血清、乳汁、脐血 (婴儿血清 )中的TTV。结果 :31例血清TTV阳性的产妇中 ,乳汁阳性率为 54.84 % (17 31) ,脐血均为阴性 ;产后 6个月时 ,母血阳性率为 2 5.8%(8 31) ,母乳阳性率为 87.1% (2 7 31) ,婴儿血清TTV阳性率为 19.35% (6 31)。结论 :孕妇血清TTV阳性率较正常人群高 ,乳汁及血清之间的TTV感染无严格的对应关系。乳腺有蓄积TTV的作用。母乳可能不是TTV在母儿间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产妇和所产婴儿在分娩及母乳喂养6个月后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情况,探讨婴儿TIV感染途径。方法 选择定期复查坚持母乳喂养的产妇及婴儿进行血清TTV检查。结果 63例中在分娩时母亲血清TTV阳性者20例,乳汁阳性率为50%(10/20),脐血均为阴性;产后6个月时,母血阳性率为30%(6/20),母乳阳性率为90%(18/20),婴儿血清TTV阳性率20%(4/20);分娩时母亲血清TTV阴性者,其乳汁、脐血也均为阴性,但6个月复查时,母血阴性率为13.95%(5/43),母乳阳性率为9.30%(4/43),婴儿血清阳性率为11.63%(5/43),与母亲TTV阳性组婴儿血清TTV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产妇血清TTV阳性率较正常人群高,乳汁及血清之间的TTV感染并无严格的对应关系。乳腺可能是TTV病毒的另一存在部位,母乳可能是母-儿间TTV的重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