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初诊CHB患者436例,分别采用雅培I2000和M2000试剂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HBcAb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依据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对患者肝脏炎症程度进行G分级;Spearman法分析血清HBcAb水平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BcAb水平对肝脏炎症G分级的影响;ROC曲线评估血清HBcAb诊断中重度肝脏炎症(G_(2-4))的效能。结果 CHB患者血清HBcAb水平随肝脏炎症程度G分级G_(0-1)级[(10.33±2.16)S/CO]、G_2级[(11.01±1.95)S/CO]、G_3级[(11.57±1.51)S/CO]、G_4级[(11.85±2.21)S/CO]逐渐升高(P0.05);187例HBeAg阳性患者中,G_(0-1)级[(8.95±2.72)S/CO]、G_2级[(10.35±2.08)S/CO]、G_3级[(11.53±1.65)S/CO]患者血清HBcAb水平逐渐升高(P0.05);249例HBeAg阴性患者中,G_(0-1)级[(11.13±1.23)S/CO]、G_2级[(11.45±1.75)S/CO]、G_3级[(11.64±1.19)S/CO]及G_4级[(11.85±2.21)S/CO]患者血清HBc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BcAb水平与HBeAg阳性患者G分级呈正相关(r=0.414,P0.001)、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r=-0.440,P0.001),HBcAb水平与HBeAg阴性患者G分级无线性相关(r=0.096,P=0.1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HBcAb是HBeAg阳性患者发生中重度肝脏炎症的危险因素(OR=1.392,95%CI:1.190~1.627,P0.001),其对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程度G分级无明显影响(OR=1.311,95%CI:0.933~1.843,P=0.08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BcAb以10.11S/CO为最佳截断值,诊断中重度肝脏炎症的AUC为0.72(95%CI:0.639~0.799,P0.001),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56.4%。结论血清HBcAb水平与HBeAg阳性初诊CHB患者肝脏炎症程度明显相关,其水平升高是HBeAg阳性CHB患者发生中重度肝脏炎症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诊断此类CHB患者中重度肝脏炎症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者EBV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B-LCLs),筛选、获得人源抗HBs及其分泌细胞.方法 常规技术获得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后志愿者的特异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EBV转染,加入CpGDNA免疫调节基序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环孢菌素A(CyA)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雅培法定量动态检测水生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抗HBs滴度,取高滴度抗HBs孔的B-LCLs细胞有限稀释法培养.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细胞分化状况及抗HBs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分泌抗HBs的永生化.B-LCLs;培养上清抗HBs滴度维持较高水平3周左右,之后逐渐降低;免疫组化鉴定B-LCLs细胞培养3个月时,永生化细胞仍然为抗HBs合成细胞.结论 采用改进的EBV永生化技术转化强化接种后获得的特殊PBMC,可高效获得永生化的B-LCLs,并有效表达抗HB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4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IPA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另随机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相近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肝衰竭患者49例作为对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衰竭合并IPA的危险因素。结果 447例肝衰竭患者发生IPA 43例(9.6%)。年龄(P=0.023)、合并肝性脑病(P=0.021)、长期广谱抗菌药物使用(P=0.007)、激素的应用(P=0.016)和深静脉置管(P0.001)是I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肝衰竭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CT改变以双肺多发结节、肿块影和近胸膜楔形实变较常见,典型的晕轮征和空气新月征较少见。35例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30例好转或治愈,3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肺部感染,其余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全部死亡。结论肝衰竭患者存在诸多发生IPA的危险因素,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cAb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肝穿刺活检的慢乙肝初治患者,分别采用雅培I2000和M2000检测HBsAg、HBeAg/HBeAb、HBcAb和HBV DNA水平;分析HBcAb水平等临床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加重,HBcAb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664,P=0.003);在HBeAg阳性患者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肝硬度值、ALT、AST、HBcAb、HBsAg和HBV DNA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肝硬度值、HBcAb、HBsAg和HBV DNA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BcAb>10(S/CO)为截断值时,预测肝纤维化S2~S4的敏感性为72.9%,特异度为52.63%,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2。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HBeAg(+)慢乙肝初治患者,HBcAb水平与肝脏中重度纤维化程度(S2~S4)显著相关,HBcAb>10(S/CO)可作为预测S2~S4的截断值,从而使患者避免进行肝穿刺,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ARMS-PCR)技术,检测河南地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IL-28B基因SNP rs8099917位点全长序列特异性四引物序列,建立ARMS-PCR技术;采集河南地区138例CHC患者外周血并提取DNA,行ARMS-PCR,PCR反应产物行体积分数1%琼脂糖凝胶电泳判定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并随机对20例患者标本中阳性条带的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确定基因型,评价ARMS-PCR的准确性。结果 ARMS-PCR成功建立;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SNP基因型为T/T型(252bp和182bp)、G/G型(252bp和131bp)和T/G型(252bp、182bp和131bp),电泳显示条带清晰,大小符合预期分子量,无非特异性条带扩增;138例CHC患者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SNP中T/T型105例(76.1%),G/G型4例(2.9%),T/G型29例(21.0%);以基因测序结果为标准,ARMS-PCR技术检测准确率为100%。结论河南地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SNP基因型以T/T型为主,ARMS-PCR检测准确、简便经济、高效,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4岁,以"发热25 d"为主诉于2012年4月24日入住本院.2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5℃),自服三九感冒灵、阿莫西林等药物(具体用法用量不详)2d效果不佳,至当地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支原体抗体IgG(+)、衣原体抗体IgG(+);白细胞计数正常,粒细胞百分比增高;骨髓象示粒系部分形态轻度异常,血培养(一).给予阿奇霉素+依诺沙星+克林霉素+头孢他定等(具体用法用量不详)治疗14d,体温在37.7~38.4℃波动,以午后为著.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本院.发病以来患者体质量下降约5 kg,无咳嗽、咳痰、胸痛、腹泻、气急、盗汗等症状.患者有宫颈糜烂史10 a余,发现子宫肌瘤2 a(子宫肌瘤大小不详),慢性糜烂性胃窦炎l a.患者有结核患者接触史,否认饲养禽类、鸟类史及婚外性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24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通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纠正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术后2~4周开始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疗程1年,随访24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n=28),重度肝纤维化组(n=17)和肝硬化组(n=15),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存在显著正相关(r=0.967,P<0.05);肝硬化组肝组织脂联素表达率为93.33%,明显高于轻度(14.29%)及重度纤维化组(4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preS1-tp融合蛋白作为新型的载体,介导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羧基端核定位信号(NLS)区的小干扰RNA(siRNA)进入感染HBV的肝细胞,从而抑制HBV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的形成。方法:以慢病毒感染系统为基础,建立表达人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的HepG2.2.15细胞;针对HBV 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例于院外口服核苷类似物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后出现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减黄、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死亡率、HBV-DNA阴转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I)、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死亡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X2=4.523,P=0.036),HBV-DNA阴转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7%(X2=16.408,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LB、TBIL、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ALT、TBIL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ALB、PTA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HBV-DNA阴转率,促进肝脏生化功能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