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使用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对四川省(除凉山州外)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人群进行检测,分析全省艾滋病新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四川省20个市州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病例确证阳性样本,对其进行BED方法检测,计算HIV新近感染的构成比。结果全省20个市州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病例中有19.12%为新近感染病例。其中,男性所占比例为77.15%,18~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为65.25%,MSM人群所占比例为22.03%。结论四川省2009年第1季度HIV新近感染病例男性远远大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MSM人群感染形式严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诊断为艾滋病,而实验室检测HIV抗体不确定样品案例,辅助诊断临床艾滋病病例,弥补抗体检测试剂的局限性,完善现有的艾滋病诊断标准的不足。方法收集2006—2008年四川省内3家医院临床诊断为艾滋病患者而实验室检测HIV抗体呈不确定反应的样本5份,利用病毒载量HIV-1RNA检测技术(EASY—Q),检测样品中病毒载量。结果5份样品,临床诊断艾滋病患者实验室抗体检测出现有膜蛋白抗体(gP160),而确证试验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其病毒载量均在200000IU/ML以上。结论结果提示5名临床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其HIV抗体检测不呈阳性反应,但其病毒载量非常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造成HIV抗体不确定的可能因素,预测HIV抗体不确定者抗体进展情况。方法对HIV筛查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对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检测者进行随访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人群,不同带型的检测者在进行复检时阳性率不同。临床期患者抗体滴度很低,确认为不确定时,病毒载量结果却很高。结论处于窗口期感染者、临床期患者以及处于某些特定时期的正常人群等都有可能导致HIV抗体检测出现不确定结果,必要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如病毒载量检测等,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综合医院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综合医院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现状。[方法]回顾性和前瞻性收集10家综合医院过去一年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相关资料。[结果]总检测率为0.79%,总阳性率为0.10%;医院级别越高,地区疫情越严重,其检测率越高;样本主要来源于术前检查、输血前检查和临床检查,自愿咨询检测仅占0.28%;开展检测的科室主要为外科、内科、妇科,而感染科、皮肤性病科等科室开展检测较少;检测方法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论]该省综合医院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在基层和疫情较轻地区的覆盖面不足,综合医院内部可能接触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相关科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力度还有待加强,推行由提供者发起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咨询是可行办法,同时有必要收集综合医院艾滋病抗体检测相关信息,为全面掌握艾滋病疫情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凉山州孕产妇人群中开展1型艾滋病病毒(HIV-1)新发感染检测,并估算该人群的HIV-1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了解凉山州2011-2015年孕产妇人群HIV-1感染状况及防控策略探讨。方法用BED捕获酶免疫技术检测2011-2015年3个孕产妇哨点采集的HIV确证阳性样本,计算HIV-1在该人群中的感染率,并估算新发感染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对5486例血样进行HIV-1抗体筛查,确证阳性243例,HIV-1感染率4.43%;新发感染24例,新发感染率1.13%[95%可信区间(CI):0.68~1.59]。χ^2趋势检验得到各年度新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5,P=0.135)。结论 2011-2015年,凉山州孕产妇HIV-1感染率及新发感染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人群的行为干预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注射吸毒者、MSM、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开展HIV-1新发感染检测,估算新发感染率,了解艾滋病在4类人群中的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四川省注射吸毒者、MSM、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哨点的确证阳性样本,排除既往感染后,采用BED-CEIA方法进行新发感染检测,估算4类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1-2015年4类人群共计监测194 223例,检出HIV-1阳性5 297例,完成BED-CEIA检测4 640例,判为新发感染749例。MSM、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凉山州3个吸毒哨点(主要为彝族聚居地)监测的注射吸毒者、凉山州外地区吸毒哨点监测的注射吸毒者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16%(95% CI:4.65~5.66)、0.22%(95% CI:0.16~0.28)、0.57%(95% CI:0.45~0.69)和7.53%(95% CI:6.06~9.01)、0.44%(95% CI:0.36~0.53)。经χ2检验,各年新发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1-2015年凉山州外地区的注射吸毒者、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新发感染率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且存在上升趋势,不排除HIV由MSM向其他高危人群扩散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都、绵阳、达州、乐山和宜宾HIV/AIDS在治患者治疗效果和耐药性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对以上地区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年龄≥15岁的HIV/AIDS患者进行血浆HIV病毒载量(VL)及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效果及病毒抑制失败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各亚型毒株间耐药突变规律。结果 4 087例符合调查标准,其中VL<400拷贝/ml 3534例(86.47%),VL>1 000拷贝/ml 510例(12.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所在地区、年龄、传播途径及治疗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VL>1 000拷贝/ml患者样本中,389例(76.27%)核酸扩增阳性并获得基因序列,189例(48.59%)发生耐药突变,主要导致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始治疗方案、治疗前CD4水平及感染CRF_01AE亚型毒株对耐药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耐药突变序列中,部分位点耐药突变率在CRF_01AE和CRF_07BC两种亚型毒株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川省成都、绵阳、达州、乐山和宜宾地区HIV/AIDS患者中,地区、年龄、传播途径及治疗时间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病毒抑制失败患者中,初始治疗方案、基线CD4水平及感染不同亚型毒株是耐药的因素影响;CRF_01AE和CRF_07BC亚型毒株比较,前者更易发生T69、M184、V75、Y181突变,而后者更易发生Q58、A71突变。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 ,保证血液质量是预防STD/AIDS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由输血传播艾滋病的案例屡有发生[1 ] ,我国从1 998年实施《公民义务献血法》为保证血液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但作为义务献血的补充部分 ,资阳市有应急献血队伍 (农村地区有偿献血员 ) ,用以弥补公民无偿献血的缺口和突发事件的临床用血需要。为了解有偿献血员的基本情况及对性病艾滋病认识的了解 ,为进一步实施行为干预提供基础资料 ,对此特殊人群的基本情况 ,对性病艾滋病认识情况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做了认识、行为问卷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HAART耐药监测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省2006-2008年参加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耐药检测,得出艾滋病的耐药率,并区分原发耐药及继发耐药率。方法建立in-house的耐药检测方法后,建立耐药监测队列,通过耐药检测方法的应用,观察队列耐药率。结果收集符合HAART条件的146例艾滋病病人进入队列。随访1年以后由于死亡、失访等原因,排除出队列39人,继续留在队列中完成随访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有107人,队列保持率73.29%。1年随访结束时队列保持率73.29%,耐药率为7.48%,其中原发耐药率为2.81%,继发耐药率为4.67%。结论治疗队列内病人服药依从性较高,四川省总体耐药率和原发耐药率仍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中国使用的一线药物还基本有效。在已经产生耐药的病例中,A71T位点和Y181C位点耐药变异普遍,对NVP普遍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造成孕产妇HIV初筛假阳性的原因和确认试验HIV抗体不确定的可能因素,预测HIV抗体不确定孕产妇抗体进展情况。[方法]对孕产妇HIV筛查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对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孕产妇进行随访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到的7例孕产妇仅1例最终确认为阳性。[结论]妇女怀孕期间,体内各项指标的变化可能导致HIV抗体检测出现不确定结果,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如病毒载量检测等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