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接受重复穿刺的PCa患者初次穿刺未检出癌的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癌灶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非癌灶标本(29例)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初次穿刺标本(29例)中P-STAT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对PCa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P-STAT3在PCa患者癌灶标本、非癌灶标本及初次穿刺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1%(27/29)、82.8%(24/29)和86.2%(25/29),在BPH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29),前三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X2=60.123,P=0.000);如以初次穿刺标本中P-STAT3表达阳性作为PCa的诊断标准,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7%.结论 检测穿刺标本P-STAT3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PCa的早期诊断,预测P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探讨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对其进行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雄兔28只分为两组,实验组(n=20):以定位爆炸法建立尿道狭窄模型。一月后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并切除狭窄段尿道,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证实。后置入人工合成生物可降解尿道内支架,置入术后2、4、8、12周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测。并在以上各时间点处死5只动物,取狭窄处尿道组织,观察组织学修复重建情况。对照组(n=8):于实验组爆炸处理后4周和支架置入12周,分别取对照组4只动物与实验组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所有动物爆炸后4周在尿道球部狭窄形成稳定狭窄模型(狭窄段长5~10 mm,尿道腔缩窄50%以上)。尿道内支架置入后2周,组织学观察见黏膜上皮新生迹象,并有炎性细胞浸润;4周时上皮新生明显,炎性细胞消失;8周时出现尿道平滑肌细胞再生,12周时见损伤后尿道组织结构完全修复,与正常尿道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尿道镜检查证实尿道腔隙、黏膜形态结构无异于正常对照组。尿流动力学检测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成功建立的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证实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能作为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理想材料,具有损伤小,易操作,功能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尿路成像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怀疑输尿管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区肿痛、少尿或无尿,B超提示移植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移植肾周积液,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检查。结果:MRU均显示移植肾盂及肾盏扩张,输尿管上段扩张,重T2WI表现为高信号。输尿管连续性消失,其下方为局限性包裹液性区。在渗出的包裹性尿液邻近或下方可见高信号的膀胱影。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探查,术中均发现输尿管有坏死,坏死部位与MRU显示输尿管连续性消失部位一致,输尿管坏死下方可见渗出的尿液,与MRU所见局限性包裹液性区相吻合。结论:MRU诊断肾移植后输尿管坏死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MDM2和p53共同染色可成为膀胱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研究 MDM2 和 p53 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以及与病理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 MDM2 和 p53 的单克隆抗体,以标准的 LSAB 方法,共分析了 131 例组织学确诊的膀胱癌标本。结果:MDM2染色阳性的肿瘤为 39 例(29.8%),阴性的肿瘤为 92 例(70.2%)。MDM2 染色在不同细胞分级和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是否复发及生存率也无影响。p53 染色阳性的肿瘤为 86 例(65.6%),G3级阳性的比例(84.1%)明显高于 G1-2 级(56.3%,P=0.0012);浸润型(T2-4)肿瘤阳性的比例(75.8%)明显高于表浅型(Ta-1)肿瘤(55.4%,P<0.001)。p53 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07)。两种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关系。P53+/MDM2-的患者生存率最低,且在多因素分析中,成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46)。结论:P53+/MDM2-患者的生存率最低,并且是独立的预后因素。MDM2和p53共同染色,可为预后判断提供更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经Beagle犬肝脏血管注射重组腺病毒介导反义c-myc基因(Ad-ASmyc)载体,观测其体内分布及毒副作用,以评价Ad-ASmyc治疗肝癌的临床前期安全性.方法:选择4只体重8~10kg健康Beagle犬,全麻后开腹,经肝动脉或门静脉注射Ad-ASmyc,注射Ad-ASmyc前及注射后第3,7,14,21天取肝组织及抽取静脉血化验,PCR检测Ad-ASmyc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常规切片观察各器官病理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中抗腺病毒抗体的产生.结果:经Beagle犬肝脏血管注射后,Ad-ASmyc可持续转导正常肝细胞达3周,实验犬一般情况好,血、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在肝脏、脾脏、肾脏、胃、心脏、皮肤中可检测到重组腺病毒的分布,镜下可见Ad-ASmyc剂量依赖性的肝组织轻微的炎症反应,注射后7d血中有抗腺病毒载体的抗体产生,14d达高峰,21d开始下降.结论:经Beagle犬肝动脉或门静脉途径注射Ad-ASmyc均可转导至肝细胞,Ad-ASmyc对实验犬的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稳定共表达荧光素酶基因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系,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建立小鼠肿瘤肺转移模型.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TERT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Luc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neo-hTERT和pIRES-hyg3-Luc,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共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经G418及潮霉素B加压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hTERT和Luc基因在B16细胞中的表达;将稳定共表达hTERT和Luc的B16-hTERT/Luc细胞株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雄性C57BL/6小鼠建立肿瘤肺转移模型,并通过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肺部肿瘤的生长.结果 建立了稳定共表达hTERT和Luc的小鼠黑色素瘤B16单克隆细胞株B16-hTERT/Luc,经检测hTERT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Luc在单克隆细胞株中的表达分别为84%和98%.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成功建立了小鼠肿瘤肺转移模型,应用活体成像技术能方便地检测到B16-hTERT/Luc肿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情况.结论 成功建立了可用于活体成像技术检测的稳定表达hTERT的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对人胰岛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分离纯化后培养的人胰岛细胞,以刺激系数和丫啶橙/碘丙啶染色为效应指标,检验低、中、高不同浓度免疫抑制剂对人胰岛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结果 体外培养3天后,低浓度免疫抑制剂未表现出胰岛毒性作用;中浓度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的毒性不同,以他克莫司为重;高浓度免疫抑制剂有较强的胰岛毒性.结论 免疫抑制剂对人胰岛细胞直接毒性作用与浓度相关,选择低胰岛毒性免疫抑制方案有助于提高胰岛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尿道损伤后的瘢痕挛缩或缺损可导致狭窄,寻找理想的修复替代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尿道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和方法,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尿道黏膜组织奠定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04/2007-02在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完成.材料: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雄兔6只,体质量3.0~3.5kg;实验用Dispase Ⅱ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兔尿道黏膜组织,分离上皮采用Dispase Ⅱ工作液,上皮细胞间的分离采用混合消化酶(1.25g/L胰蛋白酶与0.2g/L乙二胺四乙酸等体积混合)消化,以差速贴壁法排除成纤维细胞.使用DMEM与F123:1混合培养液加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对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单纯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2~6代细胞进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正常尿道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为阳性对照组,以成纤维细胞铺片为阴性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①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生长、增殖情况.②采用活细胞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存活状态.③以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细胞鉴定.结果:①原代培养3-5d细胞逐渐生长融合成片,如铺路石状,细胞大小均一.生长期内均为单一的上皮细胞,无成纤维细胞混杂生长,细胞可传9-10代.②第4~6代细胞在免疫荧光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中显示良好形态.③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角蛋白染色阳性.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成功培养尿道上皮种子细胞.结果表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较快.经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鉴定为纯化的尿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左侧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左侧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即胡桃现象(nuteraeker phenomenon),是一种不常见但需重视的引起血尿的原因,随着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胡桃夹现象引起血尿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研究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方法显示肾静脉及其周围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手术常规置放双J管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肾移植手术常规置放双J管的作用。方法:将230例下尿路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置放双J管组与未置放双J管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膀胱外法作输尿管膀胱吻合。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接受移植的次数、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生率上相似,常规置放双J管组输尿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置放双J管组(P<0.05),在尿瘘和输尿管梗阻发生率上,常规置放双J管组也明显低于未置放双J管组(P<0.05,P<0.01)。结论:肾移植手术常规置放双J管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输尿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