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应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的低剂量冠脉CTA显示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及其对疑似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疑似冠心病并接受冠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80例。采用4分法对冠脉各主支进行主观质量评分。以CAG显示冠脉管腔直径缩小超过50%为阳性标准,分别在冠脉节段、主支水平分析冠脉CTA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度,将患者按Agaston积分分成两组(A组<400,B组≥400),比较两组间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在节段水平上,98.1%的冠脉图像质量合格,冠脉CTA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度分别为93.2%、98.0%、91.3%、98.4%、97.1%;在主支水平上,96.6%的冠脉图像质量合格,冠脉CTA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度分别为84.6%、93.0%、88.9%、90.1%、89.6%;A、B两组之间在特异度、PPV和准确度上存在显著差异(99.2%&91.8%,95.7%&84.2%,97.9%&93.7%,P<0.05)。结论:应用IMR技术的低剂量冠脉CTA检查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对冠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对严重钙化的血管节段的诊断尚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CT时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得无创性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广泛应用于临床。成像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辐射剂量的增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前提下,寻求降低检查中的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法对保护受检者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降低辐射剂量技术及影响因素,以及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现状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