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7年.于2006年11月18日因心前区疼痛加重1 d入院.查体:BP 140/100 mmHg(口服药物后),心相对浊音界不大,心率66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ECG:ST段呈缺血型改变,V4倒置、V5低平,陈旧性下壁及前间壁心梗;心肌酶正常;胸部X线片无显著变化;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三尖瓣少量返流、主动脉瓣少量返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及前间壁心梗、心功能Ⅱ级B级、3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二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病因至今不明.本病发病率每年5/106~30/106,多见于患高血压的老龄人群[1].80%以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疾病,且血压长期控制不良,突然的血压波动导致内膜破裂而发病.本病以疼痛为主,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高. 我院2008年共收治主动脉夹层12例,误诊并死亡2例,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MBMC)移植对实验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影响。方法: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实验组直接心肌注射DAPI标记过的MBMC。于造模后即刻、移植后4和12周,行血NO、ET-1、CEC检测。结果:实验组移植前血浆NO、ET-1及CE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成功大鼠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ET-1及CEC水平明显升高,与移植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BMC移植术后4周、12周时,大鼠血浆NO水平继续升高,ET-1及CEC水平持续下降,与移植前、造模成功后4周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该大鼠模型有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②MBMC移植对其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③血中NO、ET-1、CEC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实验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的修复作用及其远期效果。方法: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后实验组直接心肌注射DAP I标记过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PBS溶液;假手术组仅开胸和关胸。于造模后即刻、移植后4、12和24周,分批分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等的检测分析。结果:心脏标本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在细胞移植区有新生心肌和血管,因细胞核被标记而呈现荧光。透射电镜检查可见不成熟的心肌细胞,胞质中有散在肌丝样物质,还可见内膜不完整的新生血管,阳性物质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多。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没有上述改变,并在不同时间段发生死亡病例。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有效防止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恶化,促进心肌和血管再生,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性,48岁,工人,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2 h、呕吐1次"到某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自诉胃痛,经消化科门诊医生体格查体后诊断为"急性胃炎",未行心电图等任何检验及检查,嘱患者口服治胃炎药物,并告知其病情不重,服药后可很快缓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