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30例给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C组30例给予高剂量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肺损伤程度评分、7d病死率和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B组和C组的氧合指数明显提高(P均0.05),肺损伤程度评分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变化,B组和C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变,且7 d病死率高于B组和C组。结论高、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以改善氧合,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病死率,且不会引起明显出血倾向,是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腔镜组39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39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IL-6,IL-8,IL-10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腔镜组的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胸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出血量少于开胸组,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IL-6,IL-8,IL-10和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腔镜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开胸组。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临床特征,为预防与控制CLABSI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2011年CLABSI资料汇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住院患者发生CLABSI53例,发病率为7.1‰;在分离出的53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27株占50.94%,真菌14株占26.42%,革兰阴性杆菌12株占22.64%;CLABSI发病率与插管时间、插管部位、导管腔数、全胃肠外营养(TPN)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BSI发病率与最大无菌屏障及灌注抗菌药物无关(P>0.05).结论 插管时间、插管部位、导管腔数、全胃肠外营养是CLABSI的主要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CLA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螺旋CT在胃癌胃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胃癌胃周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影像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螺旋CT共检出增大淋巴结242个,其中阳性淋巴结有112个(阳性率46.3%)。以长径≥8 mm淋巴结阳性率达68.9%,以平扫CT值≥25 HU、增强动脉期CT值≥70 HU、增强静脉期CT值≥80 HU淋巴结的阳性率分别为71.7%、68.1%及70.5%。结论螺旋CT对判断胃癌胃周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作用,采用淋巴结长径≥8 mm为诊断阳性淋巴结标准,结合淋巴结平扫CT值≥25 HU或增强动脉期CT值≥70 HU或增强静脉期CT值≥80 HU为诊断阳性淋巴结标准,大大提高对胃癌胃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制定位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硬度适中的塑料片和直径1mm的细铜丝自制一个定位栅。在自制定位栅定位和CT引导下,用美国Band活检枪对33例共48个活检取材处经皮肺穿刺进行活检。其中肺孤立性肿块或结节27例(82%)、多发性结节1例(3%)、两肺弥漫性病变4例(12%)、两肺弥漫性病变内合并肿块1例(3%)。术后标本送病例检查,穿刺区局部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结果一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8%,活检成功率为100%。33例中,原发性肺癌26例(79%),转移性肺癌1例(3%),非肿瘤性病变6例(18%)。1例(3%)并发少量气胸,2例(6%)穿刺针针道肺组织少量小斑片状出血。结论自制定位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有重要的一临床应用价值,能为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一种经济、方便、安全、高效的活检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影像表现,评价CT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价值,及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胸部CT影像表现。结果本组CT管腔狭窄142处,其中完全阻塞33处,均匀狭窄15处,不均匀狭窄94处;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51例管壁有增厚,但其管壁外径未见增大,伴管壁密度增高或钙化;肺部多见结核并发灶。63例肺部并发结核病灶,有69处狭窄同时伴有远端支气管扩张,同时部分并发胸膜病变。CT发现支气管异常与纤维支气管镜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对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累及范围有一定的优势,对临床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是临床上一种无创性评价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群体混合性气体中毒的影像学特征及远期随访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群体混合性气体中毒患者行常规胸部CT扫描,并选择部分病例行1~4次胸部CT扫描复查病变变化情况;23例行胸部CR检查;28例行头部常规CT扫描.1年后全部病例胸部正侧位CR照片复查远期变化.结果:胸部CT扫描阳性28例(80%),阴性7例(20%),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肺水肿及胸腔积液;胸部CR片检查23例,阳性8例(35%),阴性15例(65%),主要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双下肺及左下肺小片状模糊影;头部CT 28例均显示正常;1年后胸部正侧位CR片复查,肺部病灶吸收消失,肺纹理恢复到正常人群水平,胸腔积液消失.结论:急性群体混合性气体中毒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远期复查意义重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和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的表达以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8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对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MGA2和RKIP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MGA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42%(82/138),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9.71%(4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38,P<0.05);而RKIP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99%(40/138),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66.67%(92/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74,P<0.05)。两者的表达水平均与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有明显相关;RKIP蛋白的表达与HMGA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5.670,P<0.05)。结论 RKIP的低表达与HMGA2高表达是肺癌的侵袭转移的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R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加通液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女性不孕症患者113例,使用76%复方泛影葡胺作对比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造影显示满意后,即行通液术检查。所有患者均使用CR摄片,记录、观察、分析图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113例中,输卵管阻塞76例(67.3%),盆腔粘连3例(2.7%),单纯慢性输卵管炎1例(0.9%),子宫畸形1例(0.9%);显影正常者32例(28.3%)。113例中,共显示输卵管积水33例(29.2%)。结论:CR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加通液术检查时间短、吸收快、辐射剂量小,无肉芽肿形成及油栓等并发症,且能获得数字化图像,影像显示清晰,可以进行传输、复制、各种后处理、储存及打印激光胶片,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