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淄博市淄川区由于资源优势,境内有中、小型水泥厂20多家,计共有水泥生产线32条,这些水泥厂年生产能力在6万~15万吨之间,建厂时间在1990年以前,由于建厂时的防尘设施不配套,劳动保护制度不健全,目前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下面把我们在乡镇水泥厂进行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获得的几点体会记述如下。1劳动卫生标准的规定水泥生产原料主要是石灰石、粘土、矿渣、煤、石膏、石子等。生产工艺以窑炉慢供为分界线可分为生料段和熟料段。根据我们近几年对车间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生料段多在10%以上,对科段(成…  相似文献   
2.
背景 股骨头坏死患者常处于青壮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快速进展,发生股骨头的塌陷,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最终需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目的 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微观结构,研究其内部结构变化规律,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0年1月因股骨头坏死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10个股骨头标本,其中女性5例,男性5例,年龄41~66岁,平均52岁.术前起病时间3~24个月,平均9.5个月.根据改良的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标准,放射学分期均为Ⅱ期.将骨坏死标本沿冠状位切成厚约2?mm切片,采用micro-CT、高精度X线检查、病理学等方法研究股骨头坏死不同区域内部结构变化规律.结果 通过micro-CT及病理切片染色发现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标本软骨下骨正常的屏障作用减退或消失,部分区域有新生血管侵入,坏死区骨小梁结构完整性消失,骨小梁表面新生骨较少,且存在大量空骨陷窝.硬化区骨小梁数量和厚度均明显增加,新生类骨质较多,硬化区成骨相对于坏死区和正常区更为活跃.骨计量参数统计分析显示硬化区骨矿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mg/cc)(202.83±38.95?vs?79.00±24.50和102.12±17.44)、骨体积分数(bone?volume?fraction,BV/TV)?(50.35%±7.40%?vs?29.14%?±?8.80%和33.68%±5.70%)相对于坏死区和正常区明显增加(P均<0.05).同时坏死修复反应区血管面积也较坏死区和正常区明显增加(P<0.05).结论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已发生软骨下骨屏障作用减退.坏死区保留死骨,改变成骨方式,对于早中期骨坏死的治疗及塌陷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背景 组织工程作为一项年轻的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脊柱医学研究者的关注.但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择仍无明确标准.目的 获取并鉴定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 stem cell,CE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通过对比探明C...  相似文献   
4.
背景:软骨损伤的微创治疗对于微载体的要求较高,需要其有较高的细胞相容性、较强的细胞黏附力、较好的力学性能与低免疫原性。同时,临床使用条件相比实验室更加苛刻,在微创或注射使用微载体时液态微载体要明显优于固态微载体。目的:制备一种全新的高分子有机微载体,以用于修复软骨缺损。方法:通过明胶与液体石蜡(W/O)混合搅拌的化学乳化法制备浓度为6%的明胶微球,冻干后用无水乙醇处理固定,再使用紫外交联法固定,电镜观察微球形态。配置浓度为7%的海藻酸钠凝胶,与明胶微球混合孵育2 h,制备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凝胶。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滴入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凝胶中孵育24 h,滴入5%CaCl2溶液中充分交联,制备含细胞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微球。采用CCK-8法检测无细胞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微球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利用死活染色观察含细胞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微球的细胞活性;将约1 mL明胶-海藻酸盐复合凝胶吸入10 mL针管进行注射,对未注射与注射1,3次的凝胶进行光镜观察。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见,明胶微球孔隙相对均一且表面有层次感,微球粒径大多分布在180-500μm之间;(2)死活染色显示,培养24 ...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碘对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的影响,了解不同村庄,不同碘水平条件,居民甲状腺自身抗体情况,本文对碘盐供应区(下称补碘区)、缺碘区及正常对照区共377名居民做了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特点之一是股骨头血运受损,随后导致骨坏死、股骨头内微骨折的发生。股骨头坏死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与骨内循环中断和最终骨组织死亡紧密相关。股骨头坏死主要包括缺血的发生以及随后启动的修复过程,但很少有文献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目的:使用动态增强MRI分析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中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从而明确股骨头坏死修复反应过程中血流灌注变化规律及内部骨微观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增强MRI技术,对每名受试者进行动态MRI扫描,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坏死区、修复反应区和正常区(股骨颈或大转子)画出感兴趣区。对于每个感兴趣区,得到相应的对比剂浓度,并计算对应曲线半定量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初始斜率等)。使用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获得股骨头坏死患者感兴趣区的对比剂数据,同时将对比剂统计结果与相应病理结果相对比,探究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1)对比剂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修复反应区对比剂浓度较其他区域明显增加(P <0.05);(2)造影浓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修复反应区峰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