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初、高中学生的视力状况和发展动态,为开展视力低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年镇海炼化中学的初、高中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观察.结果 检查学生2144人,视力低下1515人,低下率为70.66%.其中男生低下率67.99%,女生低下率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至高三学生视力低下率从59.49%至83.25%,初三与高三呈现两大高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习时间长是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石化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及疾病的减寿危害,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损失年率,对1996-2006年公司范围内职工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6年公司职工标化死亡率为278.84/10万,男性299.48/10万,女性215.43/10万,死亡原因排列前5位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91.04%;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656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21.51‰,男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490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26.57‰,女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1660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9.99‰,顺序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导致职工早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眶周闭眼肌群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全眶周闭眼肌群广泛切除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以特发性眼睑痉挛临床分级(EBCG)评价患者眼睑痉挛的严重程度,并以眼睑痉挛残疾指数 (BSDI)作为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的自评依据。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行全眶周闭眼肌群切除术的18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术后眼睑痉挛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及工作改善程度,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在随访期内,所有术眼(36眼)术后EBCG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完全缓解11眼(30.56%)、明显缓解15眼(41.67%)、部分缓解10眼(27.78%),总有效率达100%。BSDI评分则从术前的(2.73±2.51)分降至(0.24±0.26)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内,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前额部麻木,3个月后前额部麻木开始逐步减轻,于术后10个月左右基本消退。所有术眼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睑水肿,并于术后半年开始逐步消退,5眼长期存在不同程度的眼睑水肿。眼睑闭合不全3眼、下睑外翻4眼。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全眶周闭眼肌群切除术可以安全、有效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  相似文献   
4.
余波  龚灿  马颖洁  吴文灿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1981-1987
目的:介绍内窥镜下经筛蝶径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短期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151例首诊小于5d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用甲基强的松针治疗3d,其中117名患者激素治疗后视力无显著提高。术后对激素治疗后视力无显著提高患者局部和全身使用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根据术前视力,患者分为A组(无光感组)和B组(有残余视力组)。

结果:117例激素治疗后视力无显著提高患者中,70例视力有提高,有效率为59.8%。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4.8%和80.0%。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χ2=14.781, P<0.05)。

结论:内窥镜下经筛蝶径路视神经减压术联合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短期外伤性神经病变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残余视力患者疗效好于无光感患者。然而,对于无光感患者也可能通过此治疗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